[发明专利]圆捆秸秆拆捆直燃热风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109.5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温海江;刘睿;陈武东;马文军;孙鹏;何树国;姜岩;吴多峰;田新庆;韩长生;佟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佳木斯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4H3/08 | 分类号: | F24H3/08;F24H9/18;F23K3/0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4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拆捆直燃 热风 装置 | ||
圆捆秸秆拆捆直燃热风换热装置属于热风设备;在秸秆直燃热风炉的后部通过排烟口依次与气气换热器、旋风除尘器、引烟风机、旋流式水膜除尘器串接连通,在秸秆直燃热风炉前部燃料喂入口的外侧设置圆捆秸秆拆包机,在圆捆秸秆拆包机的出料端与秸秆直燃热风炉燃料喂入口之间相互连通配合的配置安装秸秆有序喂入输送机,所述秸秆有序喂入输送机由机架、侧板、上、下环形链条、金属齿板A、B、张紧支撑轴A、B、驱动轴A、B、调速电机及链轮、传动链条装配构成;具有秸秆直燃热风炉输出热负荷均匀稳定、适应性强、工作可靠、热效率高、作业成本低廉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热风设备,主要涉及一种以秸秆为燃料用于农产品干燥使用的圆捆秸秆拆捆直燃的热风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粮食干燥热风炉采用的生物质原料主要包括秸秆颗粒燃料和整捆秸秆燃料两种型式。其中的秸秆颗粒燃料是将农作物秸秆通过粉碎、烘干、压块或制粒工艺加工而成,存在在制块、制粒加工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电力和能源,造成燃料价格昂贵,在没有国家政策补贴的情况下,用户很难接受使用;整捆秸秆燃料采用直接进入秸秆直燃热风炉内进行燃烧的方式,大幅度降低了秸秆燃料的成本,但存在秸秆燃料燃烧不均匀、不彻底等问题,造成秸秆燃烧热风炉输出热风温度和热能量不稳定,影响和降低了农作物干燥作业质量和效果。近年来,为解决整捆秸秆直燃方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申请人已研发了一种圆捆秸秆拆包机,该机配置在秸秆直燃热风炉燃料喂入口前部与其配套使用,将拆解成散状的秸秆送入秸秆直燃热风炉内燃烧,初步解决了整捆秸秆燃料直燃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使用实践中发现,从圆捆秸秆拆包机拆解成散状地农作物秸秆直接送入到秸秆直燃热风炉内的秸秆喂入无序,秸秆层密度不一致,喂入不均匀,燃烧炉输出热风温度和热能量的稳定性仍需提高,以达到更好地干燥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圆捆秸秆拆捆直燃作业使用的实际需要,研究设计一种新结构的圆捆秸秆拆捆直燃热风换热装置,达到大幅度提高秸秆直燃热风炉输出热风温度和热能量的均衡稳定性、为粮食干燥设备提供优质烘干用热能、保证烘干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圆捆秸秆拆捆直燃热风换热装置包括秸秆直燃热风炉,在所述秸秆直燃热风炉的后部通过排烟口依次与气气换热器、旋风除尘器、引烟风机、旋流式水膜除尘器串接连通,在所述秸秆直燃热风炉前部燃料喂入口的外侧设置圆捆秸秆拆包机,在所述圆捆秸秆拆包机的出料端与秸秆直燃热风炉燃料喂入口之间相互连通配合的配置安装秸秆有序喂入输送机。所述秸秆有序喂入输送机的结构是:在机架前后两侧部上相互对称地固装侧板,在两块侧板的顶端部上固装调速电机和可转动地安装中间链轮,在相对固装的两块侧板之间部位上相互平行且可转动地分别插配安装驱动轴A、张紧支撑轴A、驱动轴B和张紧支撑轴B,所述驱动轴B和张紧支撑轴B分别位于驱动轴A和张紧支撑轴A的下方部位处,所述驱动轴A轴心线与张紧支撑轴A轴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轴径尺寸相同,所述张紧支撑轴B轴心线高度位置低于驱动轴B轴心线高度位置;在所述驱动轴A上依次固装主动链轮A和三个驱动链轮A,在所述张紧支撑轴A上依次固装三个随动链轮A,三根上环形链条相互平行的分别套装在相对应的驱动链轮A和随动链轮A上,多根金属齿板A依次错位间隔的分别固装在中间部位的上环形链条与两侧部位的上环形链条上;在所述驱动轴B上依次固装主动链轮B和三个驱动链轮B,在所述张紧支撑轴B上依次固装三个随动链轮B,三根下环形链条相互平行的分别套装在相对应的驱动链轮B和随动链轮B上,多根金属齿板B依次错位间隔的分别固装在中间部位的下环形链条与两侧部位的下环形链条上;所述上环形链条回转方向与下环形链条回转方向相反,水平位置的上环形链条与倾斜位置的下环形链条之间下倾夹角α为17°-21°,驱动链轮A下侧部位处上环形链条上的金属齿板A下端面与与驱动链轮B上侧部位处下环形链条上的金属齿板B上端面上下间距尺寸H为喂入秸秆层厚度尺寸的三分之一;在所述调速电机上固装驱动总链轮,传动链依次套装在驱动总链轮、中间链轮和主动链轮B上,且与所述主动链轮A呈搭接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佳木斯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佳木斯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