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5619.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春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黄明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有机 污染物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装置,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侧壁上的水样富集浓缩器,水样富集浓缩器的侧壁上设有水样收集箱,水样收集箱顶部设有计量泵一和计量泵二,计量泵一的进水端连接取样管,计量泵一、计量泵二的出水端贯穿水样收集箱的顶部,计量泵二的进水端连接有试剂瓶,箱体内壁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的底部设有比色管,箱体底部设有电磁三通阀,电磁三通阀的一端与比色管连接,一端与水样富集浓缩器连接,另一端连接排水管并贯穿箱体外侧壁,箱体顶部设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携带,能现场检测出水质中有机物污染物,效率高;试剂瓶的设置,方便检测不同的有机物,适用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质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得到了大发展,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污染,特别是水资源的污染状况日益加剧,特别是一些厂矿有机物的排放,造成了水体有机物的污染,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纺织、化工、造纸、食品、石化等行业排放的废水以及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另外,雨水也会将大气中、垃圾中的有机污染物带入水体,水中较为严重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有酚类化合物、苯类化合物、卤烃类化合物以及油类,而这些都是影响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所以,对水质的检测和治理刻不容缓。但是,目前的检测装置较为单一,而且使用较为麻烦,不能适用不同的场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质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装置。
一种水质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装置,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侧壁上的水样富集浓缩器,所述水样富集浓缩器的侧壁上设有水样收集箱,所述水样富集浓缩器和水样收集箱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样收集箱顶部设有计量泵一,所述计量泵一的出水端贯穿水样收集箱的顶部,所述计量泵一的进水端连接取样管,所述水样收集箱顶部设有计量泵二,所述计量泵二的出水端贯穿水样收集箱的顶部,所述计量泵二的进水端连接有试剂瓶,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分光光度计,所述分光光度计的底部设有比色管,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电磁三通阀,所述电磁三通阀的一端与比色管连接,一端与水样富集浓缩器通过水管连接,另一端连接排水管并贯穿箱体外侧壁,且在设于箱体外侧的排水管上设有开关,所述箱体顶部设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设有芯片(图中未示出),所述芯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分光光度计与显示屏、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电池(图中未示出),所述电池与控制面板、显示屏、分光光度计电连接。
为便于收纳取样管,所述水样收集箱顶部设有收线轮,所述水样收集箱侧壁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取样管缠绕在收线轮上,末端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收线轮上设有摇杆,便于转动收线轮,从而将取样管缠绕在收线轮上。
为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检测装置,影响检测结果,所述取样管的末端为锥形,且设有过滤网。
为保证试剂与水样充分混合,所述水样收集箱内设有桨叶搅拌器,所述桨叶搅拌器的一端外侧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电池电连接。
为实现自动化控制,所述计量泵一、计量泵二、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为便于将水样富集浓缩器中剩余的水样排出,所述水样富集浓缩器的一侧设有出水口。
为便于观察水样收集箱内的液体,所述水样收集箱侧壁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有刻度以及刻度值。
为便于将检测装置置于不同的场合,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支架,方便将箱体放置在待测水源旁边,进行现场检测。
为便于移动检测装置,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把手。
本发明水质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携带,能现场检测出水质中有机物污染物,效率高;2.本发明收线轮的设置,方便收纳取样管,适用于不同的水源地,将取样和收集一步完成,节约时间,同时减少误差;3.本发明试剂瓶的设置,方便检测不同的有机物,适用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春,未经田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5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