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辙叉及道岔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75323.9 | 申请日: | 2021-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军;李永茂;樊小平;闫尧;刘翠华;王雷;刘光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7/10 | 分类号: | E01B7/10;E01B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孙海杰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辙叉 道岔 | ||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辙叉及道岔。辙叉包括底座、叉心和压块;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叉心和压块均位于安装槽内,底座上开设有第一轮缘槽,叉心上开设有第二轮缘槽,第一轮缘槽与第二轮缘槽对接;叉心的位于第二轮缘槽两侧的两个侧壁,分别与安装槽的侧壁和压块抵接,压块与底座可拆卸连接,且压块用于锁定所述叉心。道岔包括上述辙叉。本发明提供的辙叉及道岔,在叉心损坏后,只需将损坏的叉心单独拆卸,并更换新的叉心即可,其他部件可继续使用,压块和叉心在拆卸和安装时,均在底座的上方操作,不易被其他结构干涉,更易操作;养护耗费的工作量较小,不但降低了维修和养护成本,而且维护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辙叉及道岔。
背景技术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其主要由转辙器、辙叉和导曲线组成,其中,辙叉是道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辙叉使用过程中,辙叉的叉心受到的磨损大于辙叉的其他部位。
现有的辙叉主要分为整铸型辙叉和钢轨组合式辙叉,其中,整铸型辙叉采用高锰钢整体浇铸而成,一旦叉心损坏,辙叉整体都要更换,维护成本较高;钢轨组合式辙叉,虽然取材容易,无特殊工艺要求,加工制造方便,但在叉心部位出现损坏后,需要将辙叉进行整体拆解,再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然后,再进行整体装配,维护效率较低。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辙叉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辙叉及道岔,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道岔的辙叉存在的维护成本高或维护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辙叉,包括底座、叉心和压块。
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叉心和所述压块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轮缘槽,所述叉心上开设有第二轮缘槽,所述第一轮缘槽与所述第二轮缘槽对接。
所述叉心的位于所述第二轮缘槽两侧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和所述压块抵接,所述压块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压块用于锁定所述叉心。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叉心的位于所述第二轮缘槽的两侧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间距由下而上逐渐减小。
所述安装槽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所述压块具有与所述叉心的第二侧壁抵接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平行。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叉心的垂直于所述第二轮缘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呈梯形,且所述叉心的顶面和底面均水平设置。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压块具有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五侧壁,所述安装槽具有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的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抵接。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的间距由下而上逐渐增大,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平行。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均竖直设置;
和/或,所述压块的垂直于所述第二轮缘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呈梯形,且所述压块的顶面和底面均水平设置。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叉心的材质为合金钢。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两端焊接有端头焊接钢轨,所述端头焊接钢轨的材质与相邻轨道线路的材质相同。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压块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连接件锁紧;
和/或,所述压块至少为两个,所述压块沿所述第二轮缘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53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