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工参智能感知仪及多功能智能感知网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4980.1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施浒立;庞鹏翔;孔德庆;程涛;虞舟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迭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38;H04J3/06;G01C5/06;G01C21/16;G01S3/46;G01S19/41;G01S19/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智能 感知 多功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工参智能感知仪及多功能智能感知网,感知仪包括单频、双频或多频的天线和单频、双频或多频接收卫星导航信号的接收测量模块;升级并扩容的智能解算模块;惯性传感测量模块;根据需求增添的温度、湿度、风速、水汽、视觉、环境气体等感知传感器件;尤其算法的智能开拓以及程序软件的嵌入,实现天线、射频器件之间的最佳匹配和极化隔离,提高了抗噪能力及信号的快速响应。在多功能智能感知仪中收集及解算的输出信息将大幅度的增长,将这些信息和数据通过移动通信传输至平台,从而形成为多功能多参数感知网,包括卫星导航精准授时网、基于气压的高程测量网、环境参数广域监测网、作为地面差分增强的基准站网中的多种感知网络。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4月0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3659881、发明名称为“一种天线工参智能感知仪及多功能感知网”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知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天线工参感知仪和移动通信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智能感知天线等设备工作参数及周围环境工作参数的多功能感知终端(下面简称为工参感知仪),及由工参智能感知终端和移动通信网组成的多功能智能感知网。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移动通信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5G移动通信迅速崛起,发展极其迅速。为了充分发掘移动通信网,特别是4G、5G通信网的潜力,早在2012年中国移动通信业界提出研制天线工参感知仪,感知出天线波束的方位和俯仰角度,以利于能较精确地调整天线的指向,实现天线波束的最优覆盖,从而达到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容量与利用率等目的。就在这一年,中国移动就制定了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NR无线网络主设备技术要求——宏AAU 64通道分册,CMCC NR RAN 64-Path AAUSpecification,版本号:1.0.0》。除了移动通信以外,中国联通公司也出了标准:《QB/CU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T11-ABC(DEFG),中国联通基站天线工参感知模块技术规范(V1.0),(China Unicom base station antenna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engineer parameters module)》;《QB/CU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T11-ABC(DEFG),中国联通基站天线工参感知模块测试规范China Unicom Base Station Antenna TestSpecification for engineer parameters module,版本号‘V1.0’第7章节》。
发明内容
当前天线工参感知仪虽然已在移动通信基站天线上进入批量应用。但是由于待安装的天线数量庞大,为控制投资规模,迫切需要拓展功能,提高性价比,提高应用效率,为此,需要改进设计,充分挖掘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工参感知仪的潜力,使天线工参感知仪在现有测向测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高精度定位、授时及微震动等测量能力。同时,还采用增加传感器件的办法,来增添其他感知功能,从而使其成为多功能智能感知终端。天线工参感知仪是为移动通信网络服务的,多功能感知终端+移动通信网络+智能算法软件,便形成为多功能智能感知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工参多功能智能感知仪及多功能智能感知网。由于它是从现有天线工参感知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保留着原有的测向测姿功能。天线工参感知仪的测向测姿功能是基于双天线干涉测量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测向测姿功能,其测量原理示意图见附图1,干涉测量流程方框图见附图2。它是通过两个天线接收GNSS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进行信号相干处理,获得双天线相位中心连线矢量(基线)的长度和姿态的,即为移动通信天线提供波束的正确指向角。当求解得到指向角数据后,通过AISG接口把波束指向测量工参数据传输至移动通信网优平台,这样就能服务于移动通信的网络优化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迭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迭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