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渗型注油保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4898.9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仁华;翁晨凯;沈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坤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314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渗型 注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渗型注油保夹,包括润滑壳、连接器和密封圈,两个所述润滑壳通过靠近拼缝设置的若干个连接器相拼接固定并形成带有供拖缆穿过的润滑内腔的润滑筒体,所述润滑壳上分别设有与润滑内腔相贯通的入油接口和出油接口,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固定在润滑内腔的内壁左右两端。本发明通过润滑壳和连接器的拼接,从而形成带有供拖缆穿过的润滑内腔的润滑筒体,拆装、清洗方便;通过在润滑内腔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带有变径中孔的导油筒,迫使润滑油在顺向拖缆运动方向和逆向拖缆运动方向上均被逼向拖缆表面,从而提高拖缆的润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油保夹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强渗型注油保夹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拖缆是拖曳他船或浮体及被他船拖曳时所用的缆索。拖缆需要定期回收并进行涂油维护,从而减缓其磨损、锈蚀,进而延长使用寿命。人工将油脂涂抹在拖缆上,劳动强度大,涂抹不均匀,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强渗型注油保夹,能够实现拖缆的涂油,拆装、清洗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强渗型注油保夹,包括润滑壳、连接器和密封圈,两个所述润滑壳通过靠近拼缝设置的若干个连接器相拼接固定并形成带有供拖缆穿过的润滑内腔的润滑筒体,所述润滑壳上分别设有与润滑内腔相贯通的入油接口和出油接口,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固定在润滑内腔的内壁左右两端。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润滑壳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固定有防渗橡胶条。
作为优选,所述入油接口位于其中一个润滑壳的中部,两个所述出油接口分别位于另一个润滑壳的左右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头还包括导油筒,所述润滑壳的内壁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导油筒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两个所述导油筒分别螺纹固定在润滑内腔的左右两端,所述导油筒内设有内径从中部向外端而逐渐减小的中孔,所述导油筒的靠近外端处设有连通中孔和出油接口的回流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导油筒上还设有伸出润滑筒体设置的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导油筒的外端设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圈固定在环形槽上。
作为优选,所述导油筒的外端设有若干个盲孔,所述导油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条连通中孔和盲孔的通孔,所述盲孔的入口处设有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呈倾斜状,若干根所述通孔与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从中部向外端而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壳的内壁中部设有螺旋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器包括下支撑块、上支撑块、转轴、轴套、丝杆和螺母,两块所述下支撑块一左一右分别固定在其中一个润滑壳的靠近拼缝处,两块所述上支撑块一左一右分别固定在另一个润滑壳的靠近拼缝处,所述转轴水平固定在两块下支撑块之间,所述轴套套设在转轴之外,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在轴套的外壁上,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的顶端且底面紧贴上支撑块的顶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润滑壳和连接器的拼接,从而形成带有供拖缆穿过的润滑内腔的润滑筒体,拆装、清洗方便;通过在润滑内腔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带有变径中孔的导油筒,迫使润滑油在顺向拖缆运动方向和逆向拖缆运动方向上均被逼向拖缆表面,从而提高拖缆的润滑性;通过在润滑壳内设置螺旋槽和密封圈,在增加密封性能的同时,也可以使油脂更加均匀地涂抹到拖缆表面;通过在导油筒上分别设置盲孔和倾斜的通孔,从而注入高压气流,迫使位于表层的润滑油渗入拖缆内部,有效提高润滑效果。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强渗型注油保夹的主视图;
图2是图1在去除连接器后的A-A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坤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坤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