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多孔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及其在催化Suzuki-Miyaura反应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4811.8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3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谷得发;何建云;刘宇宙;蒋云波;李乔圣;李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6 | 分类号: | B01J31/06;B01J31/22;C07C1/32;C07C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8 | 代理人: | 黄川;史继颖 |
地址: | 65022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催化 活性 多孔 聚合物 负载 催化剂 及其 suzuki miyaura 反应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多孔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多孔聚合物由邻苯二酚衍生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具有化合物I或II(II’)或III的结构:
在化合物中R1、R4、R5、R6、R9选自CH及其衍生的各种烷基链、N、O、S;n1、n2、n3分别为整数,且n1+n2+n3=1;R7选自CH及其衍生的各种烷基链、苯环、1,3,5-三嗪;R8选自C、C=C、卟啉;R2、R3可以为两个H或1个Pd,从而与相邻基团得到如下结构片段:
其中一个多孔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结构中,的数目至少为1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孔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邻苯二酚衍生的多孔聚合物加入碱反应后,再加入钯源反应最终得到邻苯二酚衍生的多孔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多孔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邻苯二酚衍生的多孔聚合物分散在溶剂里,加入碱,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粉末;
(2)将步骤(1)所得固体粉末分散在溶剂里,然后加入钯源,反应后,经后处理得到邻苯二酚衍生的多孔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乙醇,步骤(1)中所述碱为NaOH,步骤(1)中化合物邻苯二酚衍生的多孔聚合物用量与碱的用量混合质量比例为m(邻苯二酚衍生的多孔聚合物):m(碱)=1:0.0001至1:1,其中m为质量;步骤(1)中所述反应条件为超声反应或磁力搅拌反应,并使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钯源为PdY或其水合物,Y为-Cl、-AcO或Cl2(NH3)4,用量比为m(化合物Ⅱ/V(V’)/VIII):m(钯源)=1:0.0001至1:1,其中m为质量;步骤(2)中所述反应条件为超声反应或磁力搅拌反应,步骤(2)中所述后处理为,过滤,固体残留物用有机溶剂和水洗涤。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2所述催化剂或权利要求2-6所述制备方法所得到的催化剂在Suzuki-Miyaura反应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催化剂在Suzuki-Miyaura反应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在室温下进行,且无需无水无氧的反应条件。
9.如权利要求7、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芳香卤化物以及硼酸衍生物与权利要求1、2所述催化剂或权利要求2-6所述制备方法所得到的催化剂混合,加入溶剂,室温反应得到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7-9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芳香卤化物以及硼酸衍生物与权利要求1、2所述催化剂或权利要求2-6所述制备方法所得到的催化剂混合,并加入溶剂;
(2)在一定温度下,磁力搅拌反应得到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7-10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优选为乙醇:水=2:1;步骤(1)中所述混合摩尔比例为n(芳香卤化物):n(硼酸衍生物):n(催化剂)=1:(1-2):(0.0001-0.1),其中n为物质的量;步骤(2)的反应温度优选10-35℃,搅拌反应时间优选3-24h。
12.根据权利要求9、10所述应用,其可进一步包括将所得到混合物取样测定产物产率步骤,产率优选通过高效气相质谱仪测定。
13.根据权利要求7-10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至少循环5次以上,同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不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8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编织软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换向器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