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纤维毡柔性降噪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4748.8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明;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B32B27/18;B32B9/00;B32B9/04;B32B27/12;B32B33/00;B32B37/24;B32B38/16;D06N3/00;D06N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氧化 纤维 柔性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纤维毡柔性降噪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设定搅拌器以1500r/min运转以搅拌聚氨酯树脂,期间加入一定量的四氧化三铁、分散剂、流平剂及消泡剂,直到混合物混合均匀。加入适当增稠剂搅拌5分钟得到所需涂料。将涂料通过真空处理消除气泡直至涂料无气泡,至此,涂层液制备完成。将金属板固定在涂膜机上,喷涂一定量的脱模剂,调整涂抹棒厚度为1mm,将制备完成的涂层液涂于金属板上在80℃下烘干,脱模,得到柔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复合膜。然后在其表面刮涂一层薄的树脂,并将所制备的柔性聚氨酯/四氧化三铁复合膜置于其表面复合、烘干。至此,聚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纤维毡柔性降噪复合材料制备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噪声吸收的声学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纤维毡柔性降噪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工业及交通系统的飞速发展,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及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已被人们视为继空气污染之后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据研究表明,噪声在造成人类压力的诱导因素中排在第三位,而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则增加了30%左右。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称,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近25亿人(即四分之一的人)将有某种程度的听力问题。并且噪声所带来的危害除了会影响到人的听觉系统外,还有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其他精神综合症等多种疾病,从而缩短人的寿命。
纤维制品作为常见的吸声材料之一,具有一定的吸声性能,但基本不具备隔声性能。并且由于纤维毡是利用热损耗进行吸声,因此要达到良好的吸声效果其厚度通常需大于20mm以上,且单一的纤维材料强力低,稳定性差,会给安装造成不便,且同一纤维材料其吸声频率固定,具有不可调节性。故使用单一的纤维材料作为吸声材料具有诸多的局限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纤维材料的厚度较厚,共振频率固定、不具备隔声性能等缺点,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纤维毡柔性降噪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复合膜与纤维毡进行粘合,在保持纤维毡自身柔性的情况下,提高其吸声性能和隔声性能,并根据控制四氧化三铁的含量在不增加厚度的条件下控制材料共振频率的位置,以达到材料吸声效果的可调节性,相比于利用一类或一种材料制备的降噪材料,降噪效果优良,可为新型降噪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纤维毡柔性降噪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纤维毡柔性降噪复合材料,采用涂层工艺和粘合工艺制备,材料组成为纤维毡和涂层。
本发明中所述涂料的组成及重量份为:水性聚氨酯:77.5~97.5重量份;四氧化三铁:0~20重量份;消泡剂:0.5重量份;分散剂:1重量份;流平剂:1重量份;增稠剂:1~6重量份。
本发明中所述水性聚氨酯为半透明乳液,固体份40±1,粘度(25℃,mPa.S)小于300。
本发明中所述增稠剂为水性增稠剂,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化合物,PH值7.0±0.1,粘度≤3000 CPS/25℃。
本发明中所述四氧化三铁粒径为20nm,且纯度大于99%。。
本发明中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活性成份10%。
本发明中所述分散剂为HTK-5040,流平剂为RM-2020,增稠剂为S-7011。
本发明中所述活性炭纤维毡厚度为2mm,比表面积1300m2/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聚氨酯/四氧化三铁/纤维毡柔性降噪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7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