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控玉米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种衣剂复配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4632.4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1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洁;卢宝慧;王雪;杨丽娜;张艳敬;刘丽萍;谢昭;冯时;马新智;龙昭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35/71 | 分类号: | B01F35/71;B01F33/82;B01F27/96;A01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30118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病害 地下害虫 种衣剂复 配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控玉米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种衣剂复配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安装体和驱动组件;引流组件具有第一捅破管和第二捅破管,第一捅破管和第二捅破管设置在第二滑动框上,第一捅破管的低端通过第一柔性软管与混合罐连接,第二捅破管的低端通过第二柔性软管与混合罐连接把两种种衣剂的瓶子分别放置到容纳孔内然后进行固定,接着通过按压作用而使得捅破管直接同时将两个装有不同作用对象的种衣剂瓶子的封口膜进行捅破,这样就使得瓶子内的液体流入到混合罐内完成混合,以用于后续的玉米颗粒的包衣过程,即通过一键按压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实现对于两个瓶体的插入和液体混合操作,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衣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对于防控玉米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两类作用对象不同的种衣剂进行即时快速复配以用于玉米颗粒的包衣过程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种衣剂为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剂,其目的是包裹在种子表面,以防治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侵袭性,或者用于改善种子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缺乏等问题。
种衣剂根据具体的用途不同可以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例如有效成分主要可以是杀虫作用的克百威、氟虫腈、吡虫啉、噻虫嗪、丙硫菌唑等;杀菌作用的咯菌腈、精甲霜灵、多菌灵、福美双、苯醚甲环唑、氟唑环菌胺、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促生作用的吡唑醚菌酯、几丁聚糖等。
玉米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不同的病虫害等侵扰,使得其产量降低,而在一些特定的地区,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是玉米生长中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土传病害会导致种子的腐烂或粉籽,生长能力变弱,有些土传病害还会导致玉米茎部腐烂、穗部腐烂或畸形,针对这种病害的有效方法是施加含有戊唑醇或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的种衣剂。另外,对于地下害虫而言,主要是针对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防治这种病虫害可以进行多次深翻,并且施加含有噻虫嗪或吡虫啉成分的种衣剂。
在实际的生产中,对于玉米颗粒的包衣而言,经常需要施加两种及以上不同种类的种衣剂,这样在包衣的过程中就需要两道工序,并且需要把不同种类的种衣剂完成包衣动作,这样势必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下降,并且两次以上包衣也非常容易造成种衣剂的混合效果降低,这样造成种子的种衣剂的分散均匀性降低,即均一性效果不好。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给出一种有效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种衣剂进行方便、快速复配而得到混合种衣剂以用于玉米颗粒的包衣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两种及以上种衣剂,特别是防控玉米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种衣剂进行快速、便捷复配以用于玉米颗粒包衣过程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控玉米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种衣剂复配装置,其包括安装体和驱动组件;
所述安装体上具有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一容纳孔用于放置第一类种衣剂(杀菌剂)的第一瓶体,所述第二容纳孔用于放置第二类种衣剂(杀虫剂)的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类种衣剂用于防控玉米土传病害,所述第二类种衣剂用于防治地下害虫;
所述驱动组件具有容纳框体,所述容纳框体具有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置第一滑动框,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置第二滑动框,所述第一滑动框和第二滑动框平行相邻布置,所述第一滑动框上具有第一驱动头,所述第一驱动头与带动翻转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框上具有第二驱动头,所述带动翻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头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框的第一底板上通过弹簧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框的第二底板连接;
引流组件具有第一捅破管和第二捅破管,所述第一捅破管和第二捅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上,所述第一捅破管的低端通过第一柔性软管与混合罐连接,所述第二捅破管的低端通过第二柔性软管与混合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6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