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出液机单向阀瓶体密封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4049.3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8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伟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B65D53/02;B65D5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罗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出液机 单向阀 密封 方式 | ||
一种自动出液机单向阀瓶体密封方式,它涉及一种密封方式,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出液机瓶体密封方式,它包含自动出液机单向阀瓶盖,自动出液机单向阀瓶盖包含下壳体、单向阀体、吸液孔、进气口、连接面、密封圈、进气管和卡片,连接面设置在下壳体底部中央区域,吸液孔设置在连接面中心点附近,进气口设置在连接面的边缘上,单向阀体安装在连接面上,密封圈设置在进气口与吸液孔之间,卡片环形设置在密封圈的内侧,进气管设置在连接面的背面,进气管连接进气口和单向阀体,当单向阀体在受到液体挤压时,阀片堵住气孔,达到密封效果,同时通过进气孔吸气,可顶开单向阀,可其正常使用,本发明其具有密封性好,有效地防止了液体的挥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出液机单向阀瓶体密封方式。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出液机也日益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领域,而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出液机瓶体在使用时只有在处于直立的位置时才能使液体正常流出,而在使用安装时,自动出液机瓶体可能需要倒立设置或因外界因素造成自动出液机斜侧,这样使得液体无法正常流出,影响了使用,同时传统的自动出液机密封效果较差,液体容易挥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出液机单向阀瓶体密封方式,通过在瓶子的出液口处设置单向阀体,利用液体挤压单向阀体,使单向阀体上的阀门发现变形将其气孔封堵住,从而达到了对瓶子密封,它即解决了市面上该产品在倒立和斜侧是出现漏液的情况,同时防止了液体的挥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出液机单向阀瓶体密封方式,它包含自动出液机单向阀瓶盖,所述的自动出液机单向阀瓶盖包含下壳体1、单向阀体2、吸液孔3、进气口4、连接面5、密封圈6、进气管7和卡片8,所述的连接面5设置在下壳体1底部中央区域,所述的吸液孔3设置在连接面5中心点附近,所述的进气口4设置在连接面5的边缘上,所述的单向阀体2安装在连接面5上,所述的密封圈6设置在进气口4与吸液孔3之间,所述的卡片8环形设置在密封圈6的内侧,所述的进气管7设置在连接面5的背面,进气管7连接进气口4和单向阀体2。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向阀体2包含上阀杆21、下阀杆22、导向块23、阀片24和通孔25,所述的上阀杆21与下阀杆22通过导向块23连接,所述的通孔25贯穿设置在上阀杆21和下阀杆22内,所述的阀片24设置在下阀杆22底部,阀片24为凹槽形,阀片24的凹面与阀杆22的底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块23为锥台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自动出液机单向阀瓶体密封方式为:单向阀体2的阀片24安装在下壳体1上的气孔上,气孔数量为单个或多个,当阀片24受到液体挤压时,阀片24的凹面被挤压成平面,同时将气孔封堵,使得液体无法流出,进而达到密封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通过在自动出液机的下壳体1上的卡片8连接下方安装储液装置,储液装置内的液体经过下壳体1后通过出液口流出,使用时通过在下壳体1上安装单向阀体2,将单向阀体2上阀杆21、下阀杆22和导向块23放置与吸液孔3的凹槽处,使当瓶子直立时,单向阀体2底部的阀片24未受外力挤压,呈正常凹槽形,其阀片24两侧面的背压相同,液体可通过吸液孔3并流经通孔25顺利出液,而当瓶子倒立或者斜侧时,此时液体将对单向阀体2的阀片24进行挤压,阀片24的凹面被挤压成平面,同时将气孔封堵,使得液体无法流出,达到了密封效果,同时在下壳体1与下方的储液装置装置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6,进一步增强了密封效果。
而当瓶子倒立时,通过连接于进气管7上的进气口4吸气,使阀片24背面的气体压力大于液体对阀片24的压力,进而将阀片24顶开,进而使得阀片24两侧压力相同,此时液体可正常流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伟,未经刘红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