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出入段的支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4022.4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凌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振英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5/55;E21D15/582;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埋大 直径 盾构 隧道 出入 支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出入段的支护装置,属于隧道盾构支撑技术领域,包括通过铰接主轴铰接的支撑底板,且支撑底板两侧均固设有挂接用挂钩,所述铰接主轴外侧壁套设有轴套,且轴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缸,本发明通过可调的调向机构显著提高对隧道内壁不同指点的支撑防护,同时通过多个轴向多个支撑板满足对隧道内壁轴向不同深度的支撑防护,并且通过对支撑腿的调节适配底部固定位置的调节适配,通过模块化的装配板实现对隧道内壁的快速注浆加固需要,并且通过可滑动连接的液压杆实现对多个装配板的调节需要,并且能够在调节后通过延长柱对固定柱的插置安装进行支撑防护,满足对盾构施工出入段的支撑防护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盾构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出入段的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地下资源空间,一般在城市内兴建地铁隧道,隧道施工一般需要使用到盾构机构,盾构施工能够实现安全的对隧道施工的掘进工程,但也不可避免的在浅覆土层进行挖掘工作。
浅覆土层施工难度较大,其出入段容易因设备进出场产生下落坍陷隐患,因此需要使用到支护设备进行加固防护,中国专利文献CN111140247A公开了一种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出入段的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设置于隧道的出入段,该支护结构包括:支设于隧道的底面的支架,该支架的顶部与隧道的顶面之间具有设定距离;间隔安装于支架的顶部的伸缩件,该伸缩件可沿靠近或远离隧道的顶面的方向伸缩调节;以及可转动地安装于伸缩件的顶部的支座,通过转动调节支座并伸缩调节伸缩件,使得支座的顶面贴合于隧道的顶面,从而支撑住隧道。该发明解决了隧道出入段部分的结构易变形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对隧道内部进行支护,防止隧道变形,但在实际使用时,并且仅通过伸缩件实现支撑效果,缺乏对隧道出入段轴向多坍塌点协同支撑调节能力,在调节支撑角度时仅能够通过对支架的拆装拓展,施工效率较低,同时隧道顶壁容易因施工坍陷导致支撑位置强度不足,并且顶部坍塌的薄弱点在支护挡接后,对薄弱点的修复需要对支护设备进行再拆卸,严重影响到修复效率,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缺乏对隧道出入段轴向多坍塌点协同支撑调节能力,在调节支撑角度时仅能够通过对支架的拆装拓展,施工效率较低,同时隧道顶壁容易因施工坍陷导致支撑位置强度不足,并且顶部坍塌的薄弱点在支护挡接后,对薄弱点的修复需要对支护设备进行再拆卸,严重影响到修复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出入段的支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出入段的支护装置,包括通过铰接主轴铰接的支撑底板,且支撑底板两侧均固设有挂接用挂钩,所述铰接主轴外侧壁套设有轴套,且轴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内腔一侧,所述支撑底板底部通过转向机构传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腿,且两侧支撑腿之间固定安装有滑轨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铰接主轴外侧壁套设有调向机构,所述调向机构顶部通过快装机构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底部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两侧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一侧啮合有齿板,所述齿板固定连接在支撑腿顶部,所述调向机构包括调向环,所述调向环底部铰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动安装在滑轨机构一侧,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活动连接有装配板,所述装配板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注浆槽,且注浆槽内可通过注浆孔填充水泥砂浆,所述装配板和支撑板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插置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两侧支撑腿之间,所述转轴两侧均套设有轴承,且轴承嵌设于支撑底板内腔一侧,所述齿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且齿板的弧度与支撑腿顶部的弧形相等,所述支撑腿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振英,未经凌振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