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眼显示的设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3876.0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燕云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眼显示的设备和方法。主要内容为:包括但不限于近眼显示屏、磁性连接器。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磁性连接器可以磁性可拆卸地耦接到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头部穿戴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可以改变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磁性连接器的磁性耦接位置,使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近眼显示屏固定在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视野内。本申请能够提升近眼显示电子设备匹配各种不同瞳距的灵活性,以及提升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便携性。
技术领域
所述实施例整体涉及穿戴式电子设备和方法,尤其涉及用于智能眼镜、 AR眼镜、VR眼镜、AR头盔、VR头盔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眼镜、AR眼镜、VR眼镜等穿戴式电子设备通常包含了特殊的近眼显示屏。近眼显示屏只有在用户眼睛前方特定的位置时,近眼显示屏发出的图像光线才能在用户眼睛中形成最佳的成像。
不同用户的脸型不同,同样的智能眼镜被佩戴在不同的用户面部时,近眼显示屏在用户眼睛前部的位置也不同,这导致近眼显示屏发出的图像光线不能在用户眼睛中形成最佳的成像。
而且智能眼镜往往有两个近眼显示屏分别对应用户的两个眼睛。不同的人的瞳距是不同的,但智能眼镜的两个近眼显示屏的距离往往是固定的或者很难调节,这也导致两个近眼显示屏发出的图像光线不能在同时在用户的两个眼睛中形成最佳的成像,使用体验不佳。
由于智能眼镜的近眼显示屏无法准确固定在用户眼睛前部的最佳位置,智能眼镜需要配置多个摄像头在用户眼睛四周拍摄用户眼睛的图像以识别用户的视线位置和动作。
因此,期望一种近眼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将近眼显示屏准确地固定在用户眼睛前部的最佳成像位置,也可以使摄像头可以准确拍摄用户的眼睛图像。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涉及近眼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的各种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近眼显示电子设备。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被配置为可以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头部穿戴设备,例如眼镜。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包括:(1)近眼显示屏,磁性连接器;或者(2)近眼显示屏,磁性连接器,摄像头,图像处理模块;以及(3)可选的,调节装置。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磁性连接器被配置为可以磁性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头部穿戴设备,例如眼镜。可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可以改变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磁性连接器和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头部穿戴设备的磁吸力大小。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可以改变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磁性连接器和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头部穿戴设备的磁性附接位置,使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近眼显示屏固定在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视野内;以及所述近眼显示屏发出的图像光线进入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眼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近眼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当近眼显示电子设备在附接到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头部穿戴设备时向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眼睛发出图像光线。所述方法包括:(1)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磁性连接器被配置为可以磁性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头部穿戴设备,例如眼镜;以及(2)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可以改变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磁性连接器和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头部穿戴设备的磁性附接位置,使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近眼显示屏固定在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视野内,所述近眼显示屏发出的图像光线进入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眼睛;以及(3)多个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可以附接到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头部穿戴设备,例如眼镜,其中第一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发出第一图像光线,第二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发出第二图像光线;以及(4)可选的,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感应通道得到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附接在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头部穿戴设备的位置,例如磁感应;以及(5) 可选的,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在第一位置时可以发出第三图像光线,所述近眼显示电子设备在第二位置时可以发出第四图像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燕云,未经毛燕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