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3854.4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亮;孙娜娜;巴金;魏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环复合材料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7/00 | 分类号: | F16C17/00;F16C33/06;F16C33/12;F16C33/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修睿;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复合材料 滑动 轴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基体、连接层和复合层;所述基体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层包括铜网‑铜皮复合连接结构,所述铜网‑铜皮复合连接结构包括铜皮隔层和铜网,所述铜网与复合材料形成的所述复合层相连,所述铜网‑铜皮复合连接结构的另一侧与基体固定连接。本发明采用铜网‑铜皮复合连接结构,中间铜皮隔层可以防止复合层复合材料渗漏,这种连接方式有效地增强了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的整体刚性,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改性聚四氟乙烯滑动轴承在制造上通常采用三层复合结构,通过中间连接层将树脂和金属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对于目前的弹性金属塑料瓦,采用压制金属丝垫,冷压树脂和热成型的方式进行轴瓦制作,但该方法金属丝垫制作过程较为繁琐,最大缺点是无法实现连续化生产,造成时间节奏慢,单体差异性大的缺点。
金属与聚芳醚酮工程塑料形成的复合材料轴承的结构很多,如中国专利CN2886176Y专利文件中公开的PEEK复合材料滑动轴承,以钢为基材,在其表面烧结铜粉层,再将PEEK材料与铜粉层烧结,该方法制成的滑动轴承比现有的聚四氟乙烯滑动轴承性能更加优越,应用广泛,可满足不同结构设计要求。但是该结构中铜粉烧结后其表面平整性、密度均匀性及孔隙率不能达到理想状况。
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金属塑料复合材料轴承,将叠放的多层铜网经过烧结形成铜网骨架,然后在铜网骨架表面铺撒填充工程塑料,经模压、烧结塑化形成叠层铜网塑料复合材料,然后经过裁剪、卷制或将铜网塑料复合材料与钢瓦基经钎焊形成不同轴承。但该复合结构中金属骨架与工程塑料复合时,金属骨架缝隙被工程塑料填满,与钢基体焊接时降低钎焊质量,从而降低铜网塑料复合材料与钢基体的粘结强度。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耐高温、自润滑性能好、耐候性好,可在无润滑、低速重载工况下或在液体、固体粉尘污染等恶劣环境下使用,适用于水电、风电、齿轮箱和军工等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滑动轴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包括基体、连接层和复合层;
所述基体为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连接层包括铜网-铜皮复合连接结构,所述铜网-铜皮复合连接结构包括铜皮隔层和铜网,所述铜网与复合材料形成的所述复合层相连,所述铜网-铜皮复合连接结构的另一侧与基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铜网-铜皮复合连接结构为铜网-铜皮双侧结构或铜网-铜皮单侧结构,所述的铜网-铜皮单侧结构为在铜皮两侧的其中一侧编织叠层铜网,所述铜网-铜皮双侧结构为在铜皮两侧均编织叠层铜网;
所述铜网-铜皮双侧结构的铜皮隔层的两侧均设有铜网,上方铜网的顶端与所述复合层相连,下方铜网的底端与所述基体钎焊连接;
所述铜网-铜皮单侧结构的铜皮隔层的单侧设有铜网,上方铜网的顶端与所述复合层相连,下方铜皮的底端与所述基体钎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铜网为叠层铜网,即其由多层铜网叠加编织而成,相邻的铜网材质、目数相同或不同,铜皮两侧的铜网材质、目数、层数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铜网为锡青铜网或黄铜网,所述的铜皮为锡青铜皮或锡磷铜皮或铍青铜皮。
进一步地,所述的铜网直径为0.1mm至0.5mm,网孔目数为20目至100目,所述的铜皮厚度为0.05mm至0.2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叠层铜网包括1至4层叠放的所述铜网,相邻的两层所述铜网的经纬线方向交错0°至90°。
进一步地,铜网为3层,包括一层60目锡青铜皮底层和叠放在所述锡青铜皮底层上的一层20目锡青铜皮和一层60目锡青铜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环复合材料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环复合材料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8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