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3807.X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孟;吴琼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08 | 分类号: | H01Q13/08;H01P7/00;H01Q1/38;H01Q1/48;H01Q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频 极化 微带 天线 | ||
1.一种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片(1)、辐射贴片(2)、馈电点(3)、金属地板(4)、第一谐振器(5)和第二谐振器(6),所述辐射贴片(2)和所述金属地板(4)分别位于所述介质基片(1)的上下表面,所述辐射贴片(2)为矩形贴片,所述馈电点(3)位于所述辐射贴片(2)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谐振器(5)和所述第二谐振器(6)位于所述辐射贴片(2)外且分别位于所述辐射贴片(2)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一谐振器(5)和所述第二谐振器(6)与所述辐射贴片(2)均不相连,所述第一谐振器(5)与所述辐射贴片(2)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谐振器(6)与所述辐射贴片(2)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谐振器(5)和所述第二谐振器(6)的谐振频率不相等,所述第一谐振器(5)和所述第二谐振器(6)的谐振频率相差为所述第一谐振器(5)或所述第二谐振器(6)的谐振频率的20%以内;所述第一谐振器(5)和所述第二谐振器(6)与所述辐射贴片(2)耦合产生辐射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贴片(2)为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谐振器(7)和第四谐振器(8),所述第三谐振器(7)和所述第一谐振器(5)的结构相同且关于所述辐射贴片(2)的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第四谐振器(8)和所述第二谐振器(6)的结构相同且关于所述辐射贴片(2)的中心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器(5)和所述第二谐振器(6)为贴片谐振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器(5)和所述第二谐振器(6)为折线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5)和所述第二谐振器(6)的折线长度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器(5)和所述第二谐振器(6)均包括与所述辐射贴片(2)的侧边平行的第一平行段、第二平行段、第三平行段、第四平行段和第五平行段,所述第一平行段短于所述第二平行段,所述第二平行段、所述第三平行段和所述第五平行段的长度相等,所述第四平行段短于所述第一平行段,所述第二平行段的两端分别通过与其垂直的第一垂直段与所述第一平行段和所述第三平行段的两端连接,所述第四平行段的两端分别通过与其垂直的第二垂直段与所述第三平行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五平行段的中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点(3)靠近所述辐射贴片(2)的对角线的两端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馈电探针(9),所述馈电探针(9)包括外导体(901)和内导体(902),所述外导体(901)的内部中空,所述内导体(902)穿设于所述外导体(901)中,所述内导体(902)的一端穿过所述介质基片(1)与所述馈电点(3)连接,所述外导体(901)与所述金属地板(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器(5)与所述辐射贴片(2)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谐振器(6)与所述辐射贴片(2)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8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用具有多功能的护理输液架
- 下一篇:一种腈纶包芯纱生产精梳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