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社区厨余垃圾原位好氧脱水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3763.0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袁海荣;李秀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60 | 分类号: | B09B3/60;B09B3/80;B09B5/00;B65F1/14;B09B101/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千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0 | 代理人: | 刘洁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社区 垃圾 原位 脱水 系统 方法 | ||
一种社区厨余垃圾原位好氧脱水系统与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供气单元、排水单元、凝水单元和垃圾桶,垃圾桶包括桶体、上盖、布气板、进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布气板位于桶体内部,将桶体分隔成上下两个空腔,进气管、排水管、排气管均设置在桶体的侧壁上,且进气管和排水管靠近桶体底部,排气管靠近桶体顶部,供气单元与进气管连接,用于通过进气管向桶体内输入含氧热气体,凝水单元与排气管连接,用于将排气管排出的气体冷凝成水,排水单元分别与排水管和凝水单元连接,用于排出凝水单元和/或排水管排出的液体。该系统及方法减少了厨余垃圾的体积和含水量且降低了社区厨余垃圾腐败产生的恶臭、污染等问题,便于厨余垃圾运输及转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社区厨余垃圾原位好氧脱水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对社区垃圾进行分类并配合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有效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途径。
垃圾分类在全国各地实施后,社区厨余垃圾分类率明显改善。社区厨余垃圾体量有限,并不适合每日清理运输,而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及水分含量高,极容易腐败,不及时清理会导致严重的恶臭问题,不仅给社区卫生管理带来很多困难,由于厨余垃圾渗液、漏液严重等问题还极易造成对垃圾车、垃圾中转站的污染,不便于运输和转运。
因此亟需一种社区厨余垃圾预处理方法,以降低厨余垃圾在存储、运输及转运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社区厨余垃圾原位好氧脱水系统与方法,该系统通过对垃圾桶内厨余垃圾进行好氧发酵实现对厨余垃圾的原位脱水,降低了厨余垃圾腐败产生的恶臭、污染等问题且减少了厨余垃圾的体积和含水量,便于厨余垃圾运输及转运。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社区厨余垃圾原位好氧脱水系统,包括供气单元、排水单元、凝水单元和垃圾桶,所述垃圾桶包括桶体、上盖、布气板、进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所述布气板位于所述桶体内部,将所述桶体分隔成上下两个空腔,所述进气管、排水管、排气管均设置在所述桶体的侧壁上,且所述进气管和排水管靠近所述桶体底部,所述排气管靠近所述桶体顶部,所述供气单元与所述进气管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进气管向所述桶体内输入含氧热气体,所述凝水单元与所述排气管连接,用于将所述排气管排出的气体冷凝成水,所述排水单元分别与所述排水管和凝水单元连接,用于排出所述凝水单元和/或排水管排出的液体。
具体地,本发明中所述含氧热气体是指温度高于常温的空气、氧气、或氧气与其他气体的混合气等,优选地,含氧热气体的温度>50℃。
社区厨余垃圾堆放在布气板上部空腔内,在进行原位好氧发酵时,扣紧上盖,通过供气单元从进气管向桶体下部空腔内通入含氧热气体,含氧热气体通过布气板进入堆放的厨余垃圾中,实现快速启动好氧发酵。厨余垃圾下渗的液体及好氧发酵产生的部分凝结水流入下部空腔内,通过排水单元从排水管定期排出,好氧发酵产生的含湿气体从顶部排气管排入冷凝装置,从而实现对厨余垃圾进行减量、除水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社区厨余垃圾原位好氧脱水系统,利用厨余垃圾自身易降解的特性,通过进气管向垃圾桶内输送含氧热气体在垃圾桶内实施原位好氧发酵,将社区厨余垃圾中有机物部分分解,分解产生的水等物质通过排水管和排气管排出桶体,不仅大大减少了厨余垃圾的体积(可减少25%以上)和含水量,有效抑制了渗液、漏液问题,便于垃圾的运输和转运,同时由于垃圾内有机质初步稳定,减少了垃圾腐败带来的污染、恶臭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社区厨余垃圾原位好氧脱水系统还包括支撑平台,所述垃圾桶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平台设有称重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垃圾桶的重量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