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服务动态适配演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3720.2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2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登;周长兵;施振生;张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4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荣颖佳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服务 动态 配演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服务动态适配演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多个目标智能设备以及各目标智能设备所提供的智能服务,部署智能服务系统;分析智能服务系统的属性信息,并根据属性信息,构建智能服务依赖图;针对智能服务的各调用动作,构建自动动作集,并将该自动动作集作用于智能服务依赖图,得到动态演化的智能服务依赖图;构建智能服务系统的克里普克结构,并根据用户需求和克里普克结构,生成用户需求中各功能的逻辑结构;根据克里普克结构和各功能的逻辑结构,通过优化模型,得到至少一个待选智能服务动态适配方案;计算每个待选适配方案中智能服务之间的依赖度均值,确定依赖度均值最大的待选适配方案为目标智能服务动态适配方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务计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服务动态适配演化方法。
背景技术
面向服务的物联网正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究,它使得底层的智能设备可被抽象为智能服务,进而通过智能服务适配的方式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可能包括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如智能服务适配的调用度,能耗、时间约束、空间相关性等。
现有技术中,对于智能服务适配的策略均在静态环境下设计研究,并未考虑智能服务的动态变化。由于智能服务的可用资源、节点性能、网络结构等处于不断演化中,如何贴近用户功能需求,且低能耗、高性能的动态适配智能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服务动态适配演化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构建高效低耗的动态适配智能服务及其演化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服务动态适配演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多个目标智能设备以及各目标智能设备所提供的智能服务,部署智能服务系统;
分析所述智能服务系统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构建智能服务依赖图;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空间调用度、交互能耗、负载均衡因子和依赖关系;
针对智能服务的各调用动作,构建自动动作集,并将该自动动作集作用于所述智能服务依赖图,得到动态演化的智能服务依赖图;
根据所述动态演化的智能服务依赖图,构建所述智能服务系统的克里普克结构,并根据用户需求和所述克里普克结构,生成满足用户需求中各功能的逻辑结构;
根据所述克里普克结构和所述用户需求中各功能的逻辑结构,通过优化模型,得到至少一个待选智能服务适配方案;
计算每个待选智能服务适配方案中智能服务之间的依赖度均值,确定所述依赖度均值最大的待选适配方案为目标智能服务适配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析所述智能服务系统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构建智能服务依赖图,包括:
根据所述各智能服务的调用日志和各智能服务之间的空间距离,计算各智能服务之间的空间调用度;
通过智能节点传输耗能模型,计算各智能服务之间的交互能耗;
根据智能服务的可用负载,计算各智能服务之间的负载均衡因子;
针对每个目标智能设备,根据该目标智能设备上部署的智能服务之间的执行关系和执行时间区间,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对应的智能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根据所述空间调用度、交互能耗、负载均衡因子和依赖关系,定义各智能服务之间的依赖度;
根据所述各智能服务之间的依赖度,构建智能服务依赖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智能服务的各调用动作,构建自动动作集,并将该自动动作集作用于所述智能服务依赖图,得到动态演化的服务依赖图,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