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储罐防火灭火及物料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3536.8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明祥 |
主分类号: | A62C3/00 | 分类号: | A62C3/00;A62C31/00;B65D88/74;B65D90/54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达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3 | 代理人: | 于镜 |
地址: | 111000 辽宁省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防火 灭火 物料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储罐防火灭火及物料回收系统,属于液体储罐防火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围堰,围堰内设置有液体储罐,液体储罐上设置有雨淋灭火系统,围堰外部设置有高位水池,高位水池底部通过第一管道与围堰连接,围堰外部还设置有埋于地下的埋地储罐,埋地储罐内设置有物料检测器,埋地储罐通过第二管道与围堰下部相通,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位于围堰外部的开关阀,埋地储罐上还设置有排污管道与排料管道,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围堰内部形成水封,同时能够对泄露的物料实现回收,避免进入污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储罐防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液体储罐防火灭火及物料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溶于水比重大于水的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尤其适用于二硫化碳)防火灭火系统技术,排污阀设计在围堰内部,当有物料泄漏时关闭排污阀,开启雨淋灭火系统给储罐降温,同时形成水封,但当发生火灾时工作人员无法靠近排污阀操作,不能形成水封,火势无法控制,且物料进入污水系统,造成污染和扩大着火范围风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储罐防火灭火及物料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储罐防火灭火及物料回收系统,包括围堰,所述围堰内设置有液体储罐,所述液体储罐上设置有雨淋灭火系统,所述围堰外部设置有用于储水的高位水池,所述高位水池底部通过第一管道与围堰连接,所述围堰外部还设置有埋于地下的注满水的埋地储罐,所述埋地储罐内设置有物料检测器,所述埋地储罐通过第二管道与围堰下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位于围堰外部的开关阀,所述埋地储罐上还设置有排污管道与排料管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料管道包括与埋地储罐连接的带有开关阀的第三管道及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下端通入埋地储罐的内部上方,所述第四管道的下端通入埋地储罐的内部下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污管道包括与埋地储罐连接的带有开关阀的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的下端通入埋地储罐的内部上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料检测器为磁致伸缩液位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围堰外部设置埋地储罐,并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围堰与埋地储罐,第二管道上的开关阀代替传统的位于围堰内部的排污阀,围堰内部的液体储罐周围发生火灾时,工作人员可及时将围堰外部的开关阀关闭,便于在围堰内部形成水封;2、通过将高位水池与围堰直接连通,当液体储罐发生物料泄漏时,通过打开第一管道上的开关阀,高位水池内的水进入围堰并覆盖在物料上层,对物料起到防火、灭火的作用,物料着火时,雨淋灭火系统对液体储罐进行降温,高位水池使围堰内部形成水封,形成了双重防火保障;3、通过设置埋地储罐,可对液体储罐泄漏的物料进行收集,避免物料进入污水系统造成污染,同时在物料检测器能及时检测埋地储罐中出现的物料,及时发现物料泄漏问题,避免引起火灾;4、通过设置排料管道与排污管道,既能实现液体储罐在正常情况下的排污功能,也能实现物料泄漏后对物料的在收集功能;综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围堰内部形成水封,同时能够对泄露的物料实现回收,避免进入污水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液体储罐防火灭火及物料回收系统的结构图。
图中:1、液体储罐;2、围堰;3、雨淋灭火系统;4、高位水池;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第三管道;8、第四管道;9、第五管道;10、埋地储罐;11、物料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明祥,未经赵明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