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山茶属植物果皮提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3302.3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丰林;郭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62 | 分类号: | C07D311/62 |
代理公司: | 广州智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9 | 代理人: | 孔德超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山茶 植物 果皮 提取 儿茶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山茶属植物果皮提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利用废弃山茶属植物果皮进行提取得到儿茶素和表儿茶素,不仅能解决目前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提取中存在的含量低、杂质多、难以纯化、生产成本高、色素难以去除等产业化生产问题,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而且将进一步推动废弃油茶果皮的资源再利用,解决茶油生产废弃物的困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山茶属植物果皮提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茶属(Camellia L.)在我国有约238种植物,以云南、广西、广东及四川最多。山茶属植物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茶(C.sinensis)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油茶(C.oleifera)种子含油量高,是食用油及工业用油的主要来源,粗制毛油还能供药用,大多数山茶属植物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油料树种,种植面积广泛。据报道,我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已达6800万亩,高产油茶林1400万亩,油茶果实的收获量约900万吨,茶油产量约63万吨,油茶产业总产值约1160亿元。根据研究,油茶果壳的重量占果实鲜重的50%~60%。目前,较为成熟的处理方法是将油茶果壳作为原料制作成活性炭。但加工成本高企,导致油茶壳并未进入资源化利用环节,而是直接倾倒在油茶林,而大量油茶壳的废弃又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保压力。
儿茶素是从茶叶等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类酚类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atechin gallate,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gallate,GCG)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8种单体。目前,产业化提取儿茶素的原料为茶叶。
茶叶经过物理加工,作为饮料销售,具有高附加值特点,从而导致提取儿茶素的原料成本较高。从茶叶里提取的茶多酚中,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物质,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最高,约占茶叶干物质的9%左右;而儿茶素(catechin,C)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含量较低,有些茶叶品种中甚至无法检出。因此,难以通过简单的提取和纯化进行大量快速的获取。
当前,市面上销售流通的儿茶素其实主要是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并非科学意义上的儿茶素(catechin,C)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此外,茶多酚粗提物中高含量的色素的祛除环节工艺复杂、步骤繁多,也间接地推高了儿茶素(catechin,C)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提取成本和后续的规模化工业生产。当前,消费者对于儿茶素(catechin,C)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有着强烈的需求,然而市面上因为价格高企而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因而,探索儿茶素(catechin,C)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高效的提取途径和开发新型工业化生产工艺,成为当前富有重要科学意义和产业化价值的关键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儿茶素(catechin,C)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现有提取技术和资源途径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得率的新型生物资源(原料)及其提取方法与工艺,即从山茶属植物果皮中提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