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负荷灵活调节的富氧燃烧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3238.9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姬海民;薛宁;张知翔;徐党旗;韩键平;温寒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01K13/00;F01K13/02;F01K21/00;F01D15/10;F22B1/22;F22B33/18;F22B35/00;F23L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负荷 灵活 调节 燃烧 发电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化负荷灵活调节的富氧燃烧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其中锅炉基础单元负荷模块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燃料入口均与燃料供应装置的燃料出口连接;锅炉基础单元负荷模块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蒸汽出口均与汽轮机的蒸汽入口连接,汽轮机与发电机连接;锅炉基础单元负荷模块的烟气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烟气净化脱水装置连接,另一路与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连接;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净化脱水装置连接;锅炉基础单元负荷模块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还与空分制氧装置的氧气出口连接。本发明能够满足火电厂机组灵活深度调峰的要求,经济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灵活性深度调峰领域,涉及一种模块化负荷灵活调节的富氧燃烧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量并网需要以火电机组发电为主的基础能源电力全面参与深度调峰。而目前参与深度调峰的机组长时间偏离设计值运行,造成机组安全性、经济性下降。从采取的技术和改造的实践来看,改造后的机组不同程度地存在锅炉低负荷燃烧不稳和水动力循环的安全性问题、脱硝装置全负荷投入和汽轮机低负荷冷却问题、长期低负荷和快速变负荷时控制系统的灵活性问题、设备运行周期和寿命衰减的问题以及供热机组热电解耦等问题。
目前,参与深度调峰的机组长时间偏离设计值运行,造成机组安全性经济性下降。而目前兼顾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路线还在探索阶段,未提出一条经济可行的技术路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负荷灵活调节的富氧燃烧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本发明能够满足火电厂机组灵活深度调峰的要求,经济性较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块化负荷灵活调节的富氧燃烧发电系统,包括燃料供应装置、空分制氧装置、锅炉基础单元负荷模块、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烟气净化脱水装置、汽轮机和发电机;
锅炉基础单元负荷模块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燃料入口均与燃料供应装置的燃料出口连接;
锅炉基础单元负荷模块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蒸汽出口均与汽轮机的蒸汽入口连接,汽轮机与发电机连接;
锅炉基础单元负荷模块的烟气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烟气净化脱水装置连接,另一路与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连接;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净化脱水装置连接;
锅炉基础单元负荷模块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还与空分制氧装置的氧气出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锅炉单元负荷模块包括第一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第一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功率大于锅炉基础单元负荷模块的功率。
优选的,所述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还包括第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第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功率大于第一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功率,第一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烟气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烟气净化脱水装置连接,另一路与第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连接,第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净化脱水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还包括第三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第三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功率大于第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功率,第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烟气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烟气净化脱水装置连接,另一路与第三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连接,第三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净化脱水装置连接。
优选的,锅炉基础单元负荷模块与第一锅炉单元负荷模块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控制开关,第一锅炉单元负荷模块与第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控制开关;第二锅炉单元负荷模块与第三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燃料供应装置与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空分制氧装置与锅炉单元负荷模块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锅炉单元负荷模块与汽轮机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控制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2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工件加工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PC构件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