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电子设备加速寿命试验中温度加速基准应力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2431.0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宋云彪;郭世举;肖志艳;郭亚军;张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苏试广博环境可靠性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3 | 代理人: | 董丽萍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电子设备 加速 寿命 试验 温度 基准 应力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间电子设备加速寿命试验中温度加速基准应力确定方法,所述空间电子设备加速寿命试验中温度加速基准应力确定系统包括:加速寿命试验模块、温度数据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温度数据汇总模块、区间划定模块、时间‑温度关联模块、可靠性判断模块、等效变换模块、基准应力确定模块。本发明通过时间‑温度关联模块进行试验时间的区间的划定并将时间与温度的关联,得到若干时间区间,进行可靠性的分析更准确,得到的基准应力更可靠。本发明操作方便,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好,准确确定了温度加速基准应力,因而可以准确确定加速系数以及最终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电子设备加速寿命试验中温度加速基准应力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可靠性预计是为了估计产品在给定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而进行的工作,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可靠性增长试验、鉴定试验及费用核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从此目的可以看出,提供产品准确的可靠性预计结果显得至关重要。对电子产品而言,可靠性预计通常是计算产品的可靠度。
作为电子产品,空间电子设备采用应力分析法进行可靠性预计,其工作期间的应力值应当恒定才能按照可靠度指数公式计算,实际情况更多是:空间电子设备工作期间的电应力值是恒定,环境应力值在变化,随着航天器姿态、轨道位置的周期性变化,空间电子设备经受的环境应力亦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尤以对空间电子设备在轨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作环境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为显著特点。在空间电子设备采用应力分析法进行可靠性预计时,目前国内外航天领域的通行方法是:电应力由于恒定而取其实际值,工作环境温度由于变化而取其最大值,亦即将工作环境温度取其最大值并视为恒温。很显然,这样得到的可靠性预计结果不准确,很保守,尤其当工作环境温度的变化范围很大时,采用此法的缺陷更是显而易见。目前进行空间电子设备加速寿命试验中温度加速基准应力确定的方法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进行空间电子设备加速寿命试验中温度加速基准应力确定的方法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电子设备加速寿命试验中温度加速基准应力确定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间电子设备加速寿命试验中温度加速基准应力确定方法,所述空间电子设备加速寿命试验中温度加速基准应力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加速寿命试验模块利用加速寿命试验程序对电子设备进行加速寿命试验;通过中央控制模块利用主控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运行;
步骤二,通过温度数据采集模块利用设置在空间电子设备中的温度传感器进行空间电子设备加速寿命试验的环境温度的采集,得到温度数据;通过通信模块利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传输温度数据;
所述通过通信模块利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传输温度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2.1)获取温度数据;
(2.2)根据温度数据的负载参数和接入能力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在传输温度数据时所采用的接入能力参数的取值;
(2.3)网络侧设备根据映射关系获取传输温度数据时所采用的接入能力参数的取值;
(2.4)根据接入能力参数的取值对温度数据进行传输;
步骤三,通过温度数据汇总模块利用温度数据汇总程序进行采集的温度数据的汇总,得到加速寿命试验中不同时间点对应的温度数据,得到时间与温度对应信息;
步骤四,通过区间划定模块利用区间划定程序对加速寿命试验的时间区间进行划定,得到时间区间;通过时间-温度关联模块利用时间-温度关联程序依照时间与温度对应信息进行时间区间与对应的温度的信息的关联,得到不同时间区间内的温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苏试广博环境可靠性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苏试广博环境可靠性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2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源自蔓菁的碳环化合物的衍生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骨科手术用碎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