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2179.3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朱东进;于正永;董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F9/608 | 分类号: | E01F9/608;E01F9/673;E01F9/65;E01F9/69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缪友益 |
地址: | 223003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工程 警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装置,包括包括收纳筒和位于收纳筒内的多个警示牌,其中,警示牌可随着第一滑动件滑入或滑出收纳筒的第一储存槽,使用时,可通过滑出一个或多个警示牌,进行单方向或多方向警示,提高装置的展示范围,另外,各个警示牌均包括中心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可独立移动,靠近或远离中心杆,可根据不同警示带尺寸进行相应的调节,满足多种需求,携带时,可将多个警示牌进行收缩并滑入第一储存槽内进行隐藏,既能保护警示牌,避免其与外界物体碰撞受损,又能降低占用空间,方便使用者在通信工程中移动时进行同步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工程(也作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子信息类子专业,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通信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以及建设,在对通信设备进行建设和维护时,工作人员需要设置警示牌,一般都标有施工和维修警示标记,或贴于通信设施表面,或竖立警示牌;
目前的警示装置只能单方向进行警示作用,对于其他方向的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观察到警示牌上的标识,从而降低了警示的效果,同时,由于户外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进程不断的更换施工场地,而现有的警示装置体积较大,携带和运输比较困难,且运输时容易与外界物体碰撞造成损坏,同时由于施工路面比较崎岖,使得现有的部分警示装置通过安装移动轮来方便运输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急需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多个方向进行警示,同时方便携带运输的通信工程用警示装置,解决现有的警示装置只能单方向进行警示作用,且体积较大,携带和运输比较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装置,包括收纳筒,所述收纳筒一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储存槽,每个所述第一储存槽内均安装有警示牌和第一滑动件,每个警示牌均包括中心杆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杆两侧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与所述中心杆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所述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分别且独立引导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靠近中心杆收缩或远离中心杆展开,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卷收筒,所述卷收筒内设有警示带,警示带一端卷收在卷收筒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卷收筒,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警示带伸出所述卷收筒一端;所述中心杆一面上沿其长边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第二滑动件,第二滑动件上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第二滑动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铰接,随支杆绕铰接处摆动,带动所述中心杆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沿所述第一储存槽内壁滑动,带动对应的警示牌滑入或滑出所述储存槽。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储存槽内均开设有轨道槽,第一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块和安装在第一滑块上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滑块与轨道槽滑动连接,第一连接块与所述支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二滑块和安装在第二滑块上的第二连接块,第二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二连接块与所述支杆另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结构相同,均包括导杆,中心杆与各个导杆处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引导通道,所述导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或第二固定杆相连,另一端穿过对应的引导通道,并沿引导通道滑动,带动第一固定杆或第二固定杆靠近或远离中心杆,其中,各个导杆穿过所述引导通道一端均安装有凸块,限制所述导杆脱离所述引导通道。
优选的,各个所述导杆均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且第一导杆一端与第一固定杆或第二固定杆相连,另一端和第二导杆铰接,当第一固定杆或第二固定杆与所述中心杆贴合时,第二导杆绕铰接处转动,与所述中心杆贴合。
优选的,所述中心杆远离引导通道处开设有插槽,当所述第二导杆与所述中心杆贴合时,第二导杆一端的凸块与对应的插槽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2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