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正负弯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1749.7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韩松;谭成;马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1/12;E01D22/00;E01D19/00;G06F30/13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莫冬丽 |
地址: | 20094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加固 混凝土 构件 正负 弯矩 方法 | ||
1.同时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正负弯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受弯构件的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分别布置有一定数量的预应力碳纤维板,且在弯矩受拉区和负弯矩受拉区的预应力碳纤维板上分别施加有一定吨位的张拉预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正负弯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1)确定结构所需预应力碳板在正弯矩受拉区以及负弯矩受拉区产生的弯矩M1r和M2r;
(2)计算正弯矩受拉区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在正弯矩受拉区产生的弯矩M1c1、以及负弯矩受拉区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分别在正弯矩受拉区和负弯矩受拉区产生的弯矩M2c1和M2c2;
(3)设计正弯矩受拉区和负弯矩受拉区布置的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张拉吨位,其中,M1r≤M1c1-M2c1,M2r≤M2c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正负弯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正弯矩受拉区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在正弯矩受拉区产生的弯矩M1c1的计算方法为:M1c1=P1*e11,其中,P1为构件的正弯矩受拉区布置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的总吨位,e11为正弯矩受拉区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合力点到正弯矩受拉区截面中性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正负弯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负弯矩受拉区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分别在正弯矩受拉区和负弯矩受拉区产生的弯矩M2c1和M2c2的计算方法为:M2c1=P2*e12,M2c2=P2*e22,其中,P2为构件的负弯矩受拉区处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的总吨位,e12和e22分别为负弯矩受拉区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合力点到正弯矩受拉区和负弯矩受拉区截面中性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同时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正负弯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均为偏心距。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正负弯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1和P2分别为考虑过应力损失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的总吨位,所述应力损失根据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7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LSTM的流量分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缓存数据的管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