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塌方的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1745.9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成博;周维毅;李静;屈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28;E21D11/10;E21D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岭;赵保迪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塌方 支撑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处理塌方的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两个用于固定在隧道内的主拱架、设在两个主拱架之间的支撑板、设在支撑板与主拱架之间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将支撑板与主拱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与主拱架的顶面平齐,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灌注孔,所述灌注孔内设有将其封闭的堵塞,所述堵塞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利用支撑板先将塌方开口封闭,再向塌方孔洞内灌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在支撑板上逐渐堆积填充在塌方孔洞内,无需采用逐层喷射混凝土的方式,加快了对塌方的处理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处理塌方的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会因地质因素或施工方法措施不当等导致出现塌方的现象,对后续的施工过程中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出现塌方后需要尽快对塌方进行处理。
目前,塌方主要采用向塌方内部喷射混凝土的方式处理,并在隧道内设置支撑构件对喷射混凝土的位置进行临时支顶。
这种处理方式在喷射混凝土时,为了防止喷出的混凝土从塌方内部落出,混凝土需要逐层喷射在塌方的内部岩壁上,当塌方体积较大时,喷射混凝土的方法速度较慢,对塌方的处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加快对塌方的处理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塌方的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处理塌方的支撑结构,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塌方的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用于固定在隧道内的主拱架、设在两个主拱架之间的支撑板、设在支撑板与主拱架之间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将支撑板与主拱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与主拱架的顶面平齐,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灌注孔,所述灌注孔内设有将其封闭的堵塞,所述堵塞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处理塌方时,将两个主拱架分别固定在塌方开口的两侧,令整个塌方孔洞处于两个主拱架之间,然后再将支撑板固定到两个主拱架之间,并使支撑板将塌方开口全部封闭,最后打开堵塞,通过灌注孔向塌方孔洞内灌注混凝土即可,使混凝土在塌方孔洞内凝固,以此对塌方位置进行加固,实现处理塌方的目的。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支撑板已经将塌方的开口全部封闭,因此混凝土从堆积在支撑板上逐渐累积,不会出现混凝土从塌方内落出的现象,也无需采用逐层喷射的方式喷射混凝土,加快了对塌方的处理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在主拱架靠近支撑板一侧的安装块、固设在支撑板上的卡接板;所述安装块远离主拱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沿主拱架周向的两侧均呈开口状,所述卡接板插接在卡接槽中与安装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卡接板可从卡接槽的开口滑入卡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支撑板与拱架时,将卡接板从卡接槽的一侧开口滑入卡接槽内,实现快速对支撑板定位和固定的功能,连接方式简单便捷,施工效率较高,也确保支撑板的顶面与拱架顶面平齐,使支撑板能够与隧道内壁充分贴合,对塌方开口的封闭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安装块于卡接板下方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块于卡接板上方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并贯穿卡接板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接板与卡接槽配合后,再使用连接螺栓穿过卡接板后拧入螺纹孔内,在连接螺栓的作用下使卡接槽的上下两个内侧壁同时对卡接板的上下两个侧壁进行挤压,以此将卡接板和安装块固定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连接强度较高。
可选的,所述安装块也能够在主拱架上沿拱架的周向滑动,所述安装块与主拱架之间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安装块固定在主拱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