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榫卯节点内部尺寸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71559.5 | 申请日: | 2021-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滨;陈邢杰;唐践扬;顾祥林;张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7/00 | 分类号: | G01B17/00;G01B1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超声波 节点 内部 尺寸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榫卯节点内部尺寸检测方法,用于测梁柱榫卯节点内部尺寸的检测,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利用超声波检测仪探头(9)向榫卯节点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信号,再根据反射信号的波形变化和反射时间间隔,确定榫卯节点的内部尺寸;
该方法在梁柱榫卯节点处设置不同的测点位置组合,所述的超声波检测仪探头(9)通过向不同的测点位置组合发射超声波,分别实现对榫头长度方向尺寸、宽度方向尺寸和高度方向尺寸的检测;
进行榫头长度方向尺寸的检测时,所述的测点位置组合包括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一测点位置(1)、第二测点位置(2)和第三测点位置(3);
进行榫头宽度方向尺寸的检测时,所述的测点位置组合包括排列成一个正方形的第四测点位置(4)、第五测点位置(5)、第六测点位置(6)和第七测点位置(7);
进行榫头高度方向尺寸的检测时,所述的测点位置组合包括一条竖向扫查线(8);
所述的榫头长度方向尺寸的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在梁柱榫卯节点的木柱(10)侧表面设置第一测点位置(1),所述的第一测点位置(1)为榫卯节点的中心位置;
12)将第一测点位置(1)分别向上和向下偏移设定距离,得到第二测点位置(2)和第三测点位置(3);
13)利用超声波检测仪探头(9)依次对第一测点位置(1)、第二测点位置(2)和第三测点位置(3)发射超声波;
14)根据第一测点位置(1)、第二测点位置(2)和第三测点位置(3)反射的反射信号的波形变化和反射时间间隔,确定榫卯节点长度方向连接界面的位置,获取榫头长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的榫头宽度方向尺寸的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在梁柱榫卯节点的木柱(10)外表面分别设置第四测点位置(4)、第五测点位置(5)、第六测点位置(6)和第七测点位置(7);
22)利用超声波检测仪探头(9)依次对第四测点位置(4)、第五测点位置(5)、第六测点位置(6)和第七测点位置(7)发射超声波;
23)根据第四测点位置(4)、第五测点位置(5)、第六测点位置(6)和第七测点位置(7)反射的反射信号的波形变化和反射时间间隔,计算出梁端峰值点间的距离,获取榫头宽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的步骤22)中,超声波经过的顺序为:由木柱(10)横纹径向到梁榫头横纹弦向,再回到木柱(10)横纹径向;
所述的榫头高度方向尺寸的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根据测得的榫头宽度方向尺寸,在宽度方向尺寸范围内在梁柱榫卯节点的木柱(10)外表面设置一条竖向扫查线(8);
32)利用超声波检测仪探头(9)沿竖向扫查线(8)发射超声波;
33)根据竖向扫查线(8)反射的反射信号,获取榫头高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的步骤33)具体包括:
331)根据竖向扫查线(8)反射的反射信号,以竖向扫查线(8)为坐标轴建立声波传播时间或距离的图像;
332)根据图像上波形变化的起点和终点,确定榫头上下边界的距离,获取榫头高度方向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榫卯节点内部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测点位置(1)、第二测点位置(2)和第三测点位置(3)之间间隔距离的范围为30mm~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榫卯节点内部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测点位置(4)、第五测点位置(5)、第六测点位置(6)和第七测点位置(7)排列形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5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