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分散Co基双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1393.7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成;焦明扬;陈志鹏;张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B11/091 | 分类号: | C25B11/091;C25B1/04;C25B11/054;C25B11/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co 原子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碳纸为载体Co基双原子(Co-M/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一定体积比例1:5~12:0.1~0.9混合均匀的质量分数37%的HCl溶液、水和苯胺做为电解液,以石墨棒和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的Ag/AgCl分别作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使用干净的碳纸作为工作电极,电镀电压为-0.8~-1.4V,电镀时间为3~10min,将聚苯胺电镀在碳纸上;
(2)电镀后的碳纸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在真空烘箱中60℃烘干,得到的薄片被标记为PANI@CP,然后将PANI@CP浸入0.01~0.2M的CoCl2溶液中,室温下放置3~8h,之后,取出并晒干,放入管式炉,在惰性气体Ar气下,以2℃/min升温至550~950℃并保持1~6h,冷却至室温后,用浓度为0.5~5.0M的H2SO4酸洗8~48h后取出,干燥备用,得到负载Co单原子的初产品;
(3)将步骤(2)中得到的Co单原子配位的初产品放入管式炉中,上游放置过渡金属M化合物,在惰性气体气氛下,慢速升温至过渡金属M化合物的沸点附近,并保持1~4h,然后在高温750~900℃下焙烧1~5h,反应结束后,用浓度为1~6M的的H2SO4酸洗8~48h后,干燥,得到Co-M/C双原子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过渡金属M化合物与Co原子的比例为1:0.5至1: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过渡金属M为Cu、V、Fe或Z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过渡金属M为为Fe或Zn。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碳纸载体Co基双原子(Co-M/C)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o-M双金属相对于碳纸的总负载量为1.0mg/cm2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纸载体Co基双原子(Co-M/C)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o-M双金属相对于碳纸的总负载量为0.1mg/cm2重量%至0.3mg/cm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纸载体Co基双原子(Co-M/C)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o-M双金属的相对于碳纸的总负载量为0.27mg/cm2。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纸载体Co基双原子(Co-M/C)催化剂在电解水制氢反应中的应用。
9.一种电解水制氢的方法,该方法中采用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碳纸载体Co基双原子(Co-M/C)催化剂直接作为工作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3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