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叶片根部拉挤制品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1228.1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谈昆伦;杨倪宏;季小强;王冬生;段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23/06;C08K3/26;B29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卫翠婷 |
地址: | 213135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根部 制品 不饱和 聚酯树脂 体系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拉挤复合材料用树脂体系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叶片根部拉挤制品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其技术要点如下:S1、先后加入不饱和聚酯树脂、引发剂A、引发剂B、分散剂和内脱模剂,使用高速分散机搅拌直到体系均匀稳定,搅拌速度为300rpm;S2、将PE粉和低应力收缩剂在60~100℃下进行预先除湿2小时处理;S3、向体系内顺序加入除湿后的PE粉和低应力收缩剂,使用高速分散机搅拌,搅拌速度为500rpm。本发明提供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能够减小不饱和树脂体系固化成型后制品的体积收缩率,减少裂缝分层等缺陷的产生,提高复合材料制品的综合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拉挤复合材料用树脂体系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叶片根部拉挤制品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拉挤工艺是一种连续生产复合材料型材的方法,该方法通常是将浸渍树脂胶液的连续玻璃纤维束、带或布等,在牵引力的作用下,通过挤压模具成型、固化,从而连续生产长度不限的玻璃钢型材。这种工艺尤其适于生产各种断面形状的玻璃钢型材,如棒、管、实体型材和空腹型材等。完成拉挤工艺的主要原料包括树脂基体、增强材料以及辅助材料,其中树脂基体用量较大且固化后作为型材的组成部分,因此其化学特性及固化后的机械性能显著影响着工艺难度和产品质量。现有技术的拉挤工艺中,应用最多的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约占本工艺树脂用量的90以上。为适应拉挤工艺的操作条件,拉挤用树脂除了应当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之外,还应当具备以下特性:(1)树脂的反应活性较高,即凝胶时间短;(2)具有适当的固化收缩率,以利于工艺的进行;(3)粘度较低,适于加工操作;(4)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优良;(5)室温下,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传统的不饱和树脂拉挤体系配方中采用基体树脂、固体引发剂和填料体系,树脂体系存在引发剂分散不均匀,固化过程局部放热量过大,特别是在制备大截面厚制品时,存在内外层固化不均匀、制品内部存在较大裂缝、分层等缺陷。产品综合力学性能大为下降。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透水混凝土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材料多年丰富经验及专业知识,配合理论分析,加以研究创新,开发一种风电叶片根部拉挤制品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减小不饱和树脂体系固化成型后制品的体积收缩率,减少裂缝分层等缺陷的产生,增加制品韧性,提高复合材料制品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优化配方和胶液制备工艺,可以保证引发剂在树脂体系中充分分散均匀,从而进一步提升拉挤速度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叶片根部拉挤制品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减小不饱和树脂体系固化成型后制品的体积收缩率,减少裂缝分层等缺陷的产生,增加制品韧性,提高复合材料制品的综合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电叶片根部拉挤制品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按照各组分计量比例先后加入不饱和聚酯树脂、引发剂A、引发剂B、分散剂和内脱模剂,使用高速分散机搅拌直到体系均匀稳定,搅拌速度为300rpm;
S2、将PE粉和低应力收缩剂在60~100℃下进行预先除湿2小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