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草原牧草种质资源的筛选及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1147.1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敏;王运涛;李峰;刘建成;通文海;王玉祥;黄金山;王文涛;李广有;郝艳芹;董晓峰;王伟娟;温树芳;杨莉;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草原 牧草 种质 资源 筛选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草原牧草种质资源的筛选及种植方法,涉及草原牧草种质资源的筛选及种植方法领域。该针对草原牧草种质资源的筛选方法,包括牧草的筛选,通过对草原羊草、冰草、雀麦、披碱草、扁蓿豆、胡枝子属等重要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筛选适合干旱、高寒地区环境条件人工草地建立的、或在补播草地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优良豆科。本发明主要研究适应我省的干旱、高寒地区的草种、技术方法,地区也具有我国在干旱、寒冷地区的特点,因此本发明可以与国内的同类研究形成竞争优势;其实施,将使我省的干旱、高寒地区牧草品种培育、牧草优质丰产栽培等技术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在亲本选配与旱作栽培技术方面具有强大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牧草种质资源筛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草原牧草种质资源的筛选及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牧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方面,通过国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牧草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项目,联合了全国牧草种质资源研究的30多家优势单位,进行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领域最为系统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制定了90多个重要牧草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为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攻关、科技基础工作、国家基金等重大项目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和信息。在牧草育种方面,迄今,已经审定登记了358个品种,但是尚缺少适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人工草地建植和草地补播的优良牧草品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草原牧草种质资源的筛选及种植方法,现有的缺少适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人工草地建植和草地补播的优良牧草品种。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针对草原牧草种质资源的筛选及种植方法,所述筛选方法包括牧草的筛选,通过对草原羊草、冰草、雀麦、披碱草、扁蓿豆、胡枝子属等重要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筛选适合干旱、高寒地区环境条件人工草地建立的、或在补播草地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优良豆科、禾本科牧草品种,对于加速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改善天然草地草群结构和营养配比,提高草地牛、羊肉生产的质量;
s1:首先重点开展草原重要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即对羊草、冰草、雀麦、披碱草、扁蓿豆、胡枝子属等重要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利用;
S2:通过对大量牧草种质资源抗逆性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即通过植物逆境胁迫下形态、生理指标的测定,建立干旱、寒冷地区抗逆牧草种质评价指标体系,及适合我国干旱、寒冷地区抗逆评价筛选的标准品种;获得抗逆(干旱、抗病、耐寒等)、高产亲本材料;
s3:对适应草原气候的优良牧草品种进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针对牧草新品系的特性,研究相应的优质高效栽培配套技术,研究新品种播种技术、水肥调控技术、旱作栽培技术及牧草收获技术等,制定新品种的栽培技术规程,建立新品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以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并评价的基础上,筛选抗旱、抗寒、丰产等目标性状优良的种质材料,并建立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株系和品系,作为优异育种材料,对适应草原干旱、寒冷气候条件下的牧草品种进行高效栽培研究。
优选的,结合种质资源逆境胁迫下形态、生理指标的测定,建立干旱、寒冷地区抗逆牧草种质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抗逆高产亲本材料;
优选的,具体的包括以下品种的筛选:
苜蓿优势种质资源筛选:用常规育种鉴定技术,对国内外育种材料在产量、抗旱性、耐寒、抗病等方面进行综合鉴定和评价,筛选出苜蓿新品种(系);苜蓿新品系在干旱、寒冷地区种植,干草产量优于当地原推广品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未经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