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压铸等温半固态组织浆料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70969.8 | 申请日: | 2021-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全;陈秋荣;陈叙宏;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将乐瑞沃康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21/00;B22D1/00;B22D17/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年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4 | 代理人: | 谢名海 |
| 地址: | 353300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压铸 等温 固态 组织 浆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压铸等温半固态组织浆料制备方法,涉及半固态浆料制备领域。该铝合金压铸用等温半固态组织浆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将铝合金在熔融炉中进行加热,加热至铝合金熔融,进而得到熔融合金材料;步骤二:将步骤一种得到的熔融合金材料放置在容器中并进行保温处理,保温过程中向熔融合金材料的内部加入若干的金属块;步骤三:然后选取U型碳管,将碳管插入至熔融合金材料的内部。通过合理的半固态浆料制备工艺,使得在生产加工中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并且在加工的过程中所需要物质调节要求低,从而所使用的成本也比较低,进一步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固态浆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压铸等温半固态组织浆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科技不断的提高与进步,为了使汽车等交通工具更加的轻量化,对于铝合金以及镁合金材料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进一步使得在生产加工中零部件能够具有较轻量的性能,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常采用半固态成型技术,这样加工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零部件的整体性能,并且半固态成型技术还被誉为绿色环保的近净成型技术。
半固态成型技术加工出的金属浆料比传统的液态金属黏稠度要高很多,能够实现平稳的充型,半固态成型主要是为了获取非枝晶结构,得到球形或者近似球形的晶粒,在传统半固态浆料加工法中大多都会受到制备效率低以及生产成本较高的影响,进一步会增加企业的生产压力,为此,需要对半固态浆料制备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压铸等温半固态组织浆料制备方法,解决了在传统半固态浆料加工法中大多都会受到制备效率低以及生产成本较高的影响,进一步会增加企业的生产压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合金压铸等温半固态组织浆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将铝合金在熔融炉中进行加热,加热至铝合金熔融,进而得到熔融合金材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种得到的熔融合金材料放置在容器中并进行保温处理,保温过程中向熔融合金材料的内部加入若干的金属块,利于金属块在熔融合金材料中的运动抑制枝晶的形成,从而有利于近球状晶粒的形成;
步骤三:然后选取U型碳管,将碳管插入至熔融合金材料的内部,之后向熔融合金材料的内部通入氩气使熔融液进行流动,在通气的过程中将保温温度调节至两相之间进行等温处理,通过气体控制熔融材料进行转动,并且能够使熔融物相对运动,产生碰撞进一步提高最终浆料的质量;
步骤四:在步骤三中通气处理完成之后,将熔融合金材料内部的金属块过滤出,并去除上面的残留液;
步骤五:在两相之间的温度保温10-15分钟,即可得到铝合金半固态浆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铝合金加热的温度为高于铝合金液相线30-55℃,保证铝合金处于良好的熔融状态。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金属块质量以熔融合金材料的密度进行确定,保证金属块能够在熔融合金材料中以悬浮状态存在。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保温处理温度为高于液相线15-25℃。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U型碳管的出气端以相反的方向进行通气,使熔融合金材料发生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通气速率为2-4升\分钟,通气时间为8-12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金属块滤除采取搅拌打捞的方式。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压铸等温半固态组织浆料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将乐瑞沃康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将乐瑞沃康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0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