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氧化钼接触掺杂的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70278.8 | 申请日: | 2021-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1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武;姬韵博;黄凡铭;陆定一;褚君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10K71/12 | 分类号: | H10K71/12;H10K71/15;H10K10/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氧化钼 接触 掺杂 有机 薄膜晶体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三氧化钼接触掺杂的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溶液的制备
A1:半导体溶液的配制
将P型有机半导体材料与有机溶剂以8 mg/ml的质量体积比进行配制;其中,所述P型有机半导体材料为:1 ,4-二氧并二吡咯和噻吩的聚合物即DPPT-TT;所述有机溶剂为氯苯或对二氯苯;
A2:绝缘层溶液的配制
将绝缘层材料与高溶解性的有机溶剂以80 mg/ml的质量体积比进行配制;其中,所述绝缘层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所述高溶解性的有机溶剂为乙酸或乙酸丁酯;
A3:溶液的溶解
将配制的半导体溶液与绝缘层溶液分别放在加热板上60 ℃静置溶解24小时;
步骤2:器件的制备
B1:衬底的清洗
选择绝缘衬底,将衬底依次放置于去离子水、丙酮、酒精中,分别用超声清洗机清洗15分钟,然后用氮气枪吹干;
B2:源漏电极的制备
采用真空热蒸发镀膜技术,将金颗粒放置于第一热蒸镀舟上,使用机械泵和分子泵将热蒸镀腔体内抽至真空10-5~10-4 Pa条件,利用不锈钢掩膜版在衬底上蒸镀厚度为30 nm的金作为源漏电极;其中,热蒸镀电流为100-160 A,速率为0.01-0.05 nm/s;
B3:接触掺杂层的制备
采用真空热蒸发镀膜技术,将三氧化钼晶体粉末平铺在第二热蒸镀舟上,使用机械泵和分子泵将热蒸镀腔体内抽至真空10-5~10-4 Pa条件,利用不锈钢掩膜版在相同位置的源漏电极表面上,蒸镀厚度为2-5nm的三氧化钼作为接触掺杂层;其中,热蒸镀电流为60-75 A,速率为0.01-0.02 nm/s;
B4:半导体薄膜的制备
通过移液枪将已配制好的半导体溶液在衬底上表面铺满,采用旋涂仪在500 rpm的转速下匀胶5秒,再在2000 rpm的转速下匀胶40-80秒;在纯氩气环境下,将旋涂有半导体层的样品放置于加热板上以200 ℃加热退火45分钟;制备的半导体薄膜厚度范围为35~45nm,即为有源层;
B5:绝缘层薄膜的制备
通过移液枪将已配制好的绝缘层溶液在半导体薄膜上表面铺满,采用旋涂仪先在500rpm的转速下匀胶5秒,再在2000 rpm的转速下匀胶60秒;在纯氩气环境下,将旋涂有绝缘层的样品放置于加热板上以80 ℃加热退火2小时;
B6:栅极的制备
通过光学显微镜的校准,使不锈钢掩膜版的开口位置与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沟道对应,再利用真空热蒸发镀膜技术在绝缘层上表面制备厚度为60nm的铝作为栅电极,得到所述三氧化钼接触掺杂的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其中:
步骤A2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苯乙烯,与水具有至少90度接触角;
步骤B1中,所述绝缘衬底为玻璃、二氧化硅或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
所制得的三氧化钼接触掺杂的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其开关比为3×105、迁移率为0.619cm2/ 伏特·秒、亚阈值摆幅为1.56伏特/单位数量级、阈值电压为4.63伏特。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的基于三氧化钼接触掺杂的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02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