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填充砌体材料免烧生土土胚砖及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9763.3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广;蔡增明;张浩;于德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建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E04C1/00;B28B1/52;B28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填充 材料 生土 土胚砖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填充砌体材料免烧生土土胚砖及加工工艺,配方包括:生土、纤维材料、外加剂和psc‑土壤固化粉,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80‑85份的生土、3‑5份的纤维材料、3‑5份的外加剂和3‑5份的psc‑土壤固化粉;一种建筑工程填充砌体材料免烧生土土胚砖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材;步骤二,运材;步骤三,筛土;步骤四,称取;步骤五,改性混合;步骤六,机制成块;步骤七,自然晾晒;该发明,采用的原料易于取材,在制备土坯砖的过程中通过免烧工艺进行制备,有利于对土坯砖进行回收利用,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同时节省了制备工期,降低了制备成本,且避免了在燃烧能源的过程中污染环境,有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充砌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填充砌体材料免烧生土土胚砖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乡建筑能源的利用率不高,致使我国能源与生态环境都受到了建筑业耗能的严重影响,同时在对传统砌体材料进行制备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对砌体材料进行烧制,在烧制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污染了环境,同时制备的砌体材料不利于回收,易导致原材料日益短缺,出现严重匮乏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填充砌体材料免烧生土土胚砖及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填充砌体材料免烧生土土胚砖,配方包括:生土、纤维材料、外加剂和psc-土壤固化粉,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80-85份的生土、3-5份的纤维材料、3-5份的外加剂和3-5份的psc-土壤固化粉。
一种建筑工程填充砌体材料免烧生土土胚砖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材;步骤二,运材;步骤三,筛土;步骤四,称取;步骤五,改性混合;步骤六,机制成块;步骤七,自然晾晒;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利用挖土机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挖土处理得到原料土;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挖取的原料土利用运输设备运输至原料土处理场地中备用即可;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放置在原料土处理场地中的原料土中的明显杂质进行人工清除,随后利用电动筛对原料土进行筛土处理得到生土;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称取步骤三中重量份数为80-85份的生土,然后称取重量份数分别为3-5份的纤维材料、3-5份的外加剂和3-5份的psc-土壤固化粉备用;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四中称取的生土和步骤四中称取的外加剂一共放置在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处理对生土进行改性处理,随后将步骤四中称取的纤维材料和psc-土壤固化粉以及适当的水一同放置在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得到混合原料;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混合原料输送至制砖机中进行机制成块;
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将步骤六中得到的砖坯运输至阴凉通风的晾晒场中进行自然晾晒处理,待自然晾晒完成后,即可得到免烧生土土坯砖,且在使用免烧生土土坯砖进行现场存放的过程中,需对免烧生土土坯砖进行覆盖处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纤维材料为稻草、秸秆、麻刀或其中适用纤维材料中的其中一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加剂为水泥、熟石灰、水玻璃和氯化钙中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电动筛的目数为16-30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称取的纤维材料的长度为3-5c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六中,得到的砖坯长、宽和高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建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建联合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