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管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550.7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沈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管换热器,包括:芯体、第一端部连通件和第二端部连通件,其中,所述芯体具有多个相互并排放置的独立管组,所述独立管组为蛇形结构,所述独立管组的孔水力直径为0.2‑3mm;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和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分别与所述芯体的两端匹配,通过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和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将所述芯体中的各个独立管组依次首尾连通以形成串联管路。本发明的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消耗外部机械功和电功,完全是在热驱动下的自我震荡,能够克服工质的重力影响,扩大热管换热器使用场景,适应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新风排风热回收、空气调节、烘干和气态有机质回收领域,为实现节能目的,采用热管技术进行空气与空气之间的换热。这些热管有的采用多根带毛细芯的独立热管固定在一个外框中制造,也有的采用铜管铝翅片结构,由多个回路构成一个热管。
这些热管通常用的换热管直径均较大,材料一般为铜管铝翅片,管内充注工质,利用工质的蒸发和冷凝进行热交换。常规铜管铝翅片热管通常采用直径12.7或15.88的铜管,耗铜量大,工质充注多,总成本高。同时大多数此类热管为重力热管,热管的吸热端低于放热端。工作时工质在热端吸热汽化,在冷端放热冷凝成液体,依靠冷热端高差液体流回到热端形成循环。这种依靠重力的热管只能单向运行,受限制较大,运行场景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换热器,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具有多个相互并排放置的独立管组,所述独立管组为蛇形结构,所述独立管组的孔水力直径为0.2-3mm;
所述芯体通过连通件将各个独立管组依次首尾连通以形成串联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件包括:第一端部连通件和第二端部连通件;
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和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分别与所述芯体的两端匹配,通过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和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将所述芯体中的各个独立管组依次首尾连通以形成串联管路。
进一步地、在所述独立管组为奇数时,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与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相同;
对所述芯体中的全部独立管组进行编号,依次为1至M,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设置在所述芯体的一端,用于将编号为a和a+1的独立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设置在所述芯体的另一端,用于将编号为a和a-1的独立管组的另一端连接,其中,a为小于M的偶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或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包括:与编号为1的独立管组的一端或编号为M的独立管组的另一端连通的可开启的第一充注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连通管路;
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编号为1的独立管组的一端和编号为M的独立管组的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路上形成可开启的第二充注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独立管组为偶数时,对所述芯体中的全部独立管组进行编号,依次为1至N,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设置在所述芯体的一端,用于将编号为b和b+1的独立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设置在所述芯体的另一端,用于将编号为b和b-1的独立管组的另一端连接,其中,b为小于N的奇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包括:与编号为1和/或N的独立管组的一端连通的可开启的第三充注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连通管路;
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编号为1的独立管组的一端和编号为N的独立管组的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上形成可开启的第四充注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横插翅片;
所述芯体包括: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
以所述芯体的一侧为第一换热段;以所述芯体的另一侧为第二换热段,其中,所述芯体的两侧均包括弧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