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散结足浴包、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464.6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2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平;卢寅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00;A61P5/16;A61P4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梁宝龙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散结 足浴包 制备 方法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散结足浴包,该中药散结足浴包由无纺布袋和填充在无纺布袋内部的足浴中药组成,足浴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柴胡2~6份、栀子2~6份、丹皮2~6份、当归2~6份、郁金2~6份、香附2~6份、夏枯草2~6份、远志2~6份、木香2~6份、蒲公英2~6份、川芎2~6份、玫瑰花2~6份、牛蒡子2~6份、白芍4~8份、茯苓10~14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散结足浴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分数分别称取各原料中药,将栀子和牛蒡子清炒,将炒栀子、炒牛蒡子和剩余中药组分分别粉碎成粉末,将各种药物粉末混合均匀,得到足浴中药;将足浴中药装入无纺布袋中,即得到中药散结足浴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散结足浴包、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十分常见。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的检出率为3%~7%,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76%。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才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因此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同时西医认为多数良性甲状腺结节仅需定期随访,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然而,随着结节并发症状的逐渐出现,如产生与结节明显相关的局部压迫症状、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节进行性生长及恶变倾向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健康时,往往只能采取手术、放射性碘、射频消融等的特殊治疗,这些治疗手段又往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影响。
甲状腺结节在中医中属于“瘿瘤”症的范畴,瘿瘤是中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历代中医文献对其均有记载。中医诊疗瘿瘤的理论框架奠基于秦汉,成形于魏晋,充实于宋元,完善于明清,在明清时期,中医已形成了以阴阳、经络、肺腑辨证为核心的对瘿瘤全方位的辨证论治思想,系统提出了“瘿者阳也,色红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瘿瘤之病,乃足阳明之经与任脉二经气血凝滞,加以忧郁之所成也”、“大凡属肝胆二经结核,八珍加山栀、胆草,以养气血清肝火”等、为中医诊治瘿病即甲状腺结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足部浸泡属于中医外治法,根据中医药理论选择适当组方,利用药物浸出液产生的蒸汽作用于人体足部皮肤,理气通络,疏肝养血,缓解因气血凝滞而产生的症状,可用于甲状腺结节的预防及临床轻度甲状腺结节的预防,同时中药散结足浴包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易于人们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散结足浴包、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散结足浴包,由无纺布袋和填充在无纺布袋内部的足浴中药组成,足浴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柴胡2~6份、栀子2~6份、丹皮2~6份、当归2~6份、郁金2~6份、香附2~6份、夏枯草2~6份、远志2~6份、木香2~6份、蒲公英2~6份、川芎2~6份、玫瑰花2~6份、牛蒡子2~6份、白芍4~8份、茯苓10~14份。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散结足浴包,由无纺布袋和填充在无纺布袋内部的足浴中药组成,足浴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柴胡4份、栀子4份、丹皮4份、当归4份、郁金4份、香附4份、夏枯草4份、远志4份、木香4份、蒲公英4份、川芎4份、玫瑰花4份、牛蒡子4份、白芍6份、茯苓12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中药散结足浴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分别称取柴胡2~6份、栀子2~6份、丹皮2~6份、当归2~6份、郁金2~6份、香附2~6份、夏枯草2~6份、远志2~6份、木香2~6份、蒲公英2~6份、川芎2~6份、玫瑰花2~6份、牛蒡子2~6份、白芍4~8份、茯苓10~14份,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栀子按照清炒法炒至黄褐色,得到炒栀子,将牛蒡子按照清炒法炒至略鼓起、微有香气,得到炒牛蒡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未经徐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形态全地形搜救机器人
- 下一篇:斜交加腋框架梁式楼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