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顶安装装置及无人驾驶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069.8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阳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 安装 装置 无人驾驶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顶安装装置及无人驾驶汽车,车顶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板;柔性垫,柔性垫具有相对设置第一柔性贴合面和第二柔性贴合面,第一柔性贴合面用于与车顶表面贴合,第二柔性贴合面与安装板的一侧面贴合;紧固组件,紧固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紧固组件沿安装板的周侧间隔设置,且紧固组件的一端连接安装板,紧固组件的一端用于连接车身。上述车顶安装装置的结构简单,有效减小整体体积和降低整体重量,制造简单,有效降低设计、制造及维护成本,安装板通过柔性垫完全贴合在车顶表面上,有效降低车顶安装装置的断面高度,便于布置传感器、处理器、信号交换器等硬件设备至安装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顶安装装置及无人驾驶汽车。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无人驾驶汽车的计算机系统依赖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包括车辆、行人和交通标识等。无人驾驶汽车通常会配置多种传感器设备以获取更多的信息量,不同的传感器之间可以互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供无人驾驶汽车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感知,从而实现汽车的全自动运行,达到汽车无人驾驶的目的。其中,激光雷达传感器和相机传感器是无人驾驶汽车中最常用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两种传感器设备。
传感器主要布置在车顶上,具体地,通过在车顶上设置安装装置,然后将多个传感器布置在安装装置上。传统安装装置一般采用多种车型适应性设计,具有不同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不同的调节机构以适配不同型号的无人驾驶汽车,正是由于这种多种车型适应性设计,导致安装装置的结构复杂,整体体积大,断面高度较高,为布置传感器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影响无人驾驶汽车外观的美观性。另外,无人驾驶汽车往往适用于特定的车型,不需要考虑太多车型,从而采用多种车型适应性设计,导致安装装置的功能过剩,且设计、制造及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车顶安装装置及无人驾驶汽车。
一种车顶安装装置,包括:
安装板;
柔性垫,所述柔性垫具有相对设置第一柔性贴合面和第二柔性贴合面,所述第一柔性贴合面用于与车顶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柔性贴合面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面贴合;
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紧固组件沿所述安装板的周侧间隔设置,且所述紧固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紧固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车身。
上述车顶安装装置的结构简单,有效减小整体体积和降低整体重量,制造简单,有效降低设计、制造及维护成本,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且由于安装板通过柔性垫完全贴合在车顶表面上,有效降低车顶安装装置的断面高度,便于布置传感器、处理器、信号交换器等硬件设备至安装板上。另外,柔性垫的第一柔性贴合面与车顶表面完全贴合,有效提高车顶安装装置设置在车顶上的稳定性,同时,柔性垫还具有很好的振动吸收功能,能够避免整个车顶安装装置受到剧烈的振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柔性垫的一侧具有安装面及过渡斜面,所述安装面设有多个容置槽,所述过渡斜面环绕所述安装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包括相叠设置的底板体和基板体,所述底板体背离所述基板体的一侧面与所述柔性垫的所述第二柔性贴合面贴合,所述安装面及所述过渡斜面均设于所述基板体背离所述底板体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垫为环形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及预紧爪,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预紧爪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组件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转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