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体材料泵送机及泵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6888.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4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明杰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50;B65G53/34;B65G53/6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财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7 | 代理人: | 王凯盛 |
地址: | 72230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泵送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材料泵送机及泵送方法,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粉体材料泵送机包括连接组件、冷却润滑组件、输送组件、流化组件,连接组件用于泵送机的安装固定和泵送机与动力源的连接,冷却润滑组件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接组件下方,冷却润滑组件用于实现润滑和冷却,输送组件安装在冷却润滑组件下方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粉体材料的泵出,流化组件安装在输送组件的下方,用于将粉体材料流化,该泵送方法为利用流化组件将粉体材料流化,然后利用输送组件将粉体材料泵出,这样做大大减少了粉体材料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而且大大提高了输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体材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体材料泵送机及泵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泥,石灰粉,碳酸钙粉,石英粉,煤粉,颗粒碱等颗粒直径不大于0.1mm的粉状物料的生产输送(短距)方式上,现行方式有两种,机械输送(提升机等)和气力输送(密相输送和稀相输送)。机械输送效率低,设备体积大,安装困难,维修保养难度大,扬尘大,费用高;气力输送能耗大,扬尘大,噪声大,效率一般,使用复杂,故障点多,费用高。
现有技术(CN201621173944.X)中,涉及一种粉体材料的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该装置包括,两个以上并排设置的输送管体;输送管体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输送管体内设置有用于将粉体材料从进料口输送到出料口的绞笼。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个出料口不能很好的配合使用,占有空间大的技术问题,该实用新型设计的技术方案仍然不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扬尘、高能耗低的问题。
粉体材料流化原理:当气体从粉粒体容器下部进入粉料层后,如果气体流速超过一定值时(水泥为0.015m/s),气体与粉粒体的磨擦力与粉粒体的重量相等,此时它们可以自由移动,从高处流向低处,接近液体的性质,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流化原理提出了一种粉体材料泵送机及泵送方法,采用流化组件将粉体材料进行流化使其其具有液体性质,流化后的分类粉体材料扬尘极小,且更容易驱动和泵送,节约了能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粉体材料泵送机及泵送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体材料泵送机,包括:连接组件,用于泵送机的安装固定;安装在连接组件下方用于泵送机润滑和冷却的冷却润滑组件;安装在冷却润滑组件下方用于将粉体材料泵出的输送组件;安装在输送组件下方用于将粉体材料流化的流化组件,输送组件与流化组件由同一动力源通过主轴驱动,流化组件通过流化原理将粉体材料流化,位于上方的输送组件将流化后的粉体材料泵出,实现输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粉体材料泵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组件包括流化风扇、流化腔,所述的流化风扇安装在主轴的下端,流化风扇的叶片倾斜角大于0°,小于180°,优选45°流化腔上端设有进料孔,进料孔的作用是将粉体材料引入流化腔,流化腔上位于流化风扇的外侧设有导向环,导向环的存在保证了粉体材料的充分流化,避免了粉体材料不经流化就被输送组件泵送出去,流化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流化板,流化板与流化腔底部的腔体壁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用于流化粉体材料,流化腔通过螺栓副连接在输送组件上。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粉体材料泵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安装在主轴上的叶轮,叶轮上设有若干叶片,叶轮叶片倾斜方向与流化风扇叶片倾斜方向相反,用于流化风扇在流化的同时将粉体材料导向输送组件,设置在叶轮外侧的叶轮外壳固定安装在冷却润滑组件上,叶轮外壳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与流化腔体上的进料孔对应,流化风扇的直径小于叶轮直径,流化风扇的直径小于叶轮直径的目的是保证粉体材料在泵送机的内部保持流化状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粉体材料泵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润滑组件包括储油腔,储油腔下端通过轴承与主轴连接,上端与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组件与主轴之间设有轴承,储油腔下端轴承的两侧、上端轴承的外侧均设有油封,储油腔的内部设有油液,可实现轴承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明杰,未经吕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CC平衡剂复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细矿粉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