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动力桥梁支座监测轨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6201.3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中;彭夔;李斌;谢勇;赵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7/06 | 分类号: | H01F7/06;E01D19/1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汪劲松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动力 桥梁 支座 监测 轨道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磁动力桥梁支座监测轨道系统,包括轨道和滑块;所述轨道顶端通过若干均匀的吊杆安装在桥梁底部,所述滑块安装在轨道内且能够沿轨道的走向通过电磁组件推动,所述轨道内安装有供电线路,电磁组件通过供电线路供电,滑块的下端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板。本发明通过轨道两侧的电磁铁和滑块两侧的电磁铁的推力作用下,使滑块在轨道内移动,避免滑块在轨道内移动还需要单独的动力,降低了滑块下端吊装部件的重量以提高轨道的寿命和稳定性,通过能够供电的轨道使监测装置能够持续对桥梁支座进行检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动力桥梁支座监测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
桥梁支座的在长期的压力下病害主要包括桥梁支座开裂、脱空、异常变形和桥梁支座不能够正常的滑动等。传统的支座病害检测方法是采用桥梁检测车,现有的桥梁检测车对桥梁进行检测时,都需要人工探身桥底,这种方法不仅成本高昂,有时候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并且这种高空作业对人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人工检测的隐患,现有在桥底假设轨道的方式,但由于检测装置需要移动,所以往往使用蓄电池给检测装置和移动装置供电,移动装置的耗电远远大于检测装置的用电量,所以需要工作人员频繁更换蓄电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动力桥梁支座监测轨道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磁动力桥梁支座监测轨道系统,包括轨道和滑块;所述轨道顶端通过若干均匀的吊杆安装在桥梁底部,所述滑块安装在轨道内且能够沿轨道的走向通过电磁组件推动,所述轨道内安装有供电线路,电磁组件通过供电线路供电,滑块的下端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板。
所述轨道内加工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方形通孔,方形孔远离吊杆的一端加工有开口,滑块安装在方形通孔内。滑块在轨道内通过通孔沿轨道的长度方向滑动,轨道下端的开口用来伸出连连接杆。
所述滑块上端设置有接触组件,滑块的下端中中心加工有通孔,连接杆固定在滑块内穿过通孔伸出滑块的下端,滑块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支撑滚轮,支撑滚轮的滚动方向为轨道的长度方向。
所述连接杆为空心管道。
所述接触组件包括接触轮,接触轮为两个且通过其转轴相对安装在滑块顶端,接触轮与其转轴活动连接,转轴固定安装在滑块上,转轴还与滑块内的接线柱连接,绝缘套二伸入滑块内,转轴、接线柱和滑块之间设置有绝缘套二。
所述电磁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滑块和轨道内的滑块电磁组和轨道电磁组,滑块电磁组和轨道电磁组分别安装在滑块和轨道的两侧。
所述滑块电磁组在滑块的同侧磁极交替分布,两侧相对的磁极极性相同。
所述轨道电磁组在轨道的同侧磁极交替分布且磁铁间距与滑块电磁组磁极间距相同,两侧的轨道电磁组的磁极不对称。
所述供电线路为供电钩,为两个且均固定在轨道内壁顶部,供电钩下端加工有接触轨道,接触轨道为方形凹槽,两个供电钩下端的接触轨道相离设置,所述供电钩和轨道之间设置有绝缘套一,接触轨道的间距和与接触轮的间距相同。
所述轨道电磁组的两极通过其轨道内的导线分别与轨道内的两个供电钩连接;所述滑块电磁组的两极通过导线与轨道上的两个接线柱连接,两个接线柱上还分别连接有导线从连接杆内穿出到连接板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