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质图的穹窿构造三维建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66178.8 | 申请日: | 2021-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6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裕;李安波;沈言根;陈浩;毛一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安琪 |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质图 穹窿 构造 三维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地质图的穹窿构造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加载地层图层、DEM和产状点数据;
(2)由外往内读取一个面状地层要素si,计算地层外侧边界中各点的产状;
(3)根据地层的产状信息与用户指定建模底面的海拔高度H,构建地层外侧面;
(4)循环执行步骤(2)至(3),直至完成所有地层的外侧面生成;
(5)针对一地层要素si,基于该地层内、外侧面的顶边以及DEM采样点,生成该地层顶面模型TFace;
(6)针对一地层要素si,基于该地层内、外侧面的底边,生成该地层底面模型BFace;
(7)缝合地层的顶面、内外侧面和底面,得到当前地层的地质体模型;
(8)循环执行步骤(5)至(7),得到各地层的三维模型,存入模型集合,绑定材质,即可生成穹窿构造的三维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图的穹窿构造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载地层图层、DEM和产状点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1)读取地层图层,将地层要素保存到集合S={si|i=1,2,...,SN}中,其中i代表地层编号,SN代表地层数量;
(1-2)读取DEM数据,提取像元中心点,获取该点处像元值作为高程值,并存入采样点集合IP={ipk|k=1,2,...,IN},其中k代表采样点编号,IN代表采样点数量;
(1-3)读取产状点数据,存入产状点集合KP={kpl|l=1,2,...,c},其中l代表产状点编号,c代表产状点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图的穹窿构造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由外往内读取一个面状地层要素si,计算地层外侧边界中各点的产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1)读取一个地层要素si,依次获取其外侧边界的所有边界点,从DEM提取每一点所对应像元的高程值,存入三维点集OP={opj(xj,yj,zj)|j=1,2,...,n},其中j代表边界点序号,xj,yj,zj分别为该边界点的横、纵坐标和高程值,n代表边界点个数;
(2-2)基于当前地层的产状点个数c和标注位置,将每个产状点的倾角信息赋予距其最近的边界点;
(2-3)以具有倾角值的边界点作为分组的端点,将点集OP分为c个分组;
(2-4)根据每个分组中两边界端点处的倾角,线性插值计算分组内任一点的倾角;
(2-5)计算点集OP中任一边界点opj处的倾向;
(2-6)循环步骤(2-5),计算出所有边界点处的地层倾向信息,存储到产状集合AT={αj(ρ,θ)|j=1,2,...,n},其中为ρ地层倾向,θ为地层倾角,j代表产状序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质图的穹窿构造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5)中,计算点集OP中任一边界点opj处的倾向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5-1)将边界点opj与其相邻两个边界点的坐标代入公式(1),得到局部岩层层面方程的系数A、B和C,其中{A,B,C}即为三个边界点所确定三角面的法线,D为任意常数;
Ax+By+Cz+D=0 (2)
(2-5-2)根据系数A、B,确定岩层倾向线方程,其中M为任意实数;
Bx+Ay+M=0 (3)
(2-5-3)由公式(4)、(5)分别计算、修正倾向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1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层瓦斯抽采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电池单元充放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