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参数数据融合型火灾探测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5949.1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3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韩锋;张义勇;李成;董辉;王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数据 融合 火灾 探测器 结构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参数数据融合型火灾探测器结构,包括壳体、底座、基座、过滤器,壳体安装在底座上,基座安装在壳体里,过滤器安装在基座上,基座上设置温度和可燃气体检测腔、烟雾浓度检测腔,基座上固定有圆筒,圆筒穿过过滤器中间的圆孔并伸出至其外部,圆筒形成火焰和热源检测腔,圆筒的端部设置透视玻璃窗。本发明在一个结构内实现了将火焰检测、热源检测、温度检测、可燃气体检测、烟雾浓度检测五种检测方式相融合,所有检测功能可同时使用或单独使用,或以任意方式组合使用;探测器内部采用迷宫结构使空气样本按照设计轨迹流动,检测结果互不干扰。过滤器可通过自身转动方式更换滤芯,每只过滤器可使用三个更换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消防装置,具体地说是火灾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火灾探测器按检测功能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感温探测器、感光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等,通常以检测单一火灾要素作为研究对象;也有部分功能复合型火灾探测器,如复合式感光感烟、复合式感光感温、复合式感烟感温、复合式感烟感温等。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同时配置几种火灾探测器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这样会造成设备占用空间大,施工繁琐,配套火灾监控信息处理系统复杂,工程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满足n型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求、满足IP54防护等级要求的一种五参数数据融合型火灾探测器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五参数数据融合型火灾探测器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底座、基座、过滤器,壳体安装在底座上,基座安装在壳体里,过滤器安装在基座上,基座上设置温度和可燃气体检测腔、烟雾浓度检测腔,基座上固定有圆筒,圆筒穿过过滤器中间的圆孔并伸出至其外部,圆筒形成火焰和热源检测腔,圆筒的端部设置透视玻璃窗。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基座外端设置定位导向键,壳体内壁上设置定位导向槽,基座安装在壳体里时,通过其定位导向键沿定位导向槽划入壳体。
2、所述过滤器包括6个独立过滤腔,每个独立过滤腔内设置独立滤芯,温度和可燃气体检测腔的取样口、烟雾浓度检测腔的取样口分别对应过滤器两个对角位置的独立过滤腔,6个独立过滤腔为可旋转设置。
3、壳体内部设置吸气风机,空气样本分别经过温度和可燃气体检测腔的取样口、烟雾浓度检测腔的取样口对应的独立过滤腔进入温度和可燃气体检测腔、烟雾浓度检测腔,壳体侧面圆周方向设置排气孔。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满足n型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求;满足IP54防护等级要求;在一个结构内实现了将火焰检测、热源检测、温度检测、可燃气体检测、烟雾浓度检测五种检测方式相融合,所有检测功能可同时使用或单独使用,或以任意方式组合使用;探测器内部采用迷宫结构使空气样本按照设计轨迹流动,检测结果互不干扰。过滤器可通过自身转动方式更换滤芯,每只过滤器可使用三个更换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空气样本流动轨迹图;
图4为排气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4,本发明一种五参数数据融合型火灾探测器结构,满足n型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求,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参数数据融合型火灾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多参数数据融合火灾判定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