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消融针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5056.7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士国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永智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消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消融针,包括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所述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微波消融针外壳,所述微波消融针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管,所述微波消融针外壳与绝缘管的内部均开设有治疗槽。该微波消融针,通过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电极头、凹槽和治疗槽的相互配合,电极头发射的消融场可通过凹槽和治疗槽传输至病灶处,提高了微波消融针治疗的准确性,确保微波消融针不会误伤健康组织,可实现微波消融针的准治疗,互不接触的冷却管和绝缘管,提高了微波消融针的安全性,整体设计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波消融针。
背景技术
近来,图像引导的微创介入微波消融治疗肿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微波消融针是在CT或超声引导下将微波消融针经皮穿刺到人体组织病灶中心区域,由其前端持续释放的微波使周围的分子高速旋转运动产生摩擦升温,从而使组织凝固、脱水坏死,微波消融肿瘤的效率高、安全性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但是目前市场上微波消融针的消融范围,通常是已中间针杆为轴心的360°全向椭球体或者圆球体,由于没有设置导向机构,常常有其他健康的组织误伤的情况发生,精确性较低,不便于操作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消融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微波消融针的消融范围,通常是已中间针杆为轴心的360°全向椭球体或者圆球体,由于没有设置导向机构,常常有其他健康的组织误伤的情况发生,精确性较低,不便于操作和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波消融针,包括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所述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微波消融针外壳,所述微波消融针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管,所述微波消融针外壳与绝缘管的内部均开设有治疗槽。
优选的,所述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冷却管、绝缘管和微波消融针外壳均呈圆管状,所述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冷却管、绝缘管和微波消融针外壳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与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为固定连接,所述绝缘管与微波消融针外壳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和治疗槽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电极头位于治疗槽的正上方,所述微波消融针外壳呈针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电极头远离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的一端呈针状结构,所述电极头与微波消融针外壳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外径小于绝缘管的内径,所述冷却管与绝缘管互不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微波消融针,在使用微波消融针的过程中,通过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电极头、凹槽和治疗槽的相互配合,电极头发射的消融场可通过凹槽和治疗槽传输至病灶处,大大提高了微波消融针治疗的准确性,确保微波消融针不会误伤其他健康的组织,可实现微波消融针的准治疗,整体设计合理,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全金属微波消融针本体;2、冷却管;3、绝缘管;4、微波消融针外壳;5、治疗槽;6、电极头;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士国,未经陈士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