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于冲击地压支护的扩隙支护方法及注浆支护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4808.8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7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远;刘宏军;郑庆学;刘树弟;张建国;胡长岭;涂兴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平远软岩支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李晓峰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冲击 地压 支护 方法 工艺 | ||
1.一种针对于冲击地压支护的巷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巷道,所述巷道包括有巷顶和巷帮,所述巷道内设置有加固组件和锚杆索网组件,两组的所述巷帮侧面底端对称开设有加固沟槽;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有加固钢绳、加固网孔、加固锚杆、加固片和加固螺母,所述加固网孔有多组加固钢绳编制而成,所述加固锚杆穿过加固网孔设置在加固沟槽侧壁,所述加固片套接在加固锚杆侧壁上,所述加固螺母螺纹安装在加固锚杆侧壁上;所述锚杆索网组件包括有锚索钢绳、锚索网孔、锚索锚杆、锚索片和锚索螺母,所述锚索网孔由多组锚索钢绳编制而成,所述锚索锚杆穿过锚索网孔设置在巷道内侧,所述锚索片套接在锚索锚杆侧壁上,所述锚索螺母螺纹安装在锚索锚杆侧壁上;所述加固锚杆内部为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中空腔内壁在内螺纹间隔处等间距设置有出浆槽,所述中空腔内部安装有空心内杆,所述空心内杆侧壁上配合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空心内杆侧壁上在外螺纹间隔处开设有漏浆槽,所述空心内杆底端连通有中空钻头,所述空心内杆顶端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插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有转动杆和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固定在转动杆顶端,所述转动盘顶端中心开设有驱动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于冲击地压支护的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沟槽的竖直截面为直角梯形且直角梯形底边长大于加固锚杆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于冲击地压支护的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片的长度大于加固网孔的长度,所述加固片的宽度大于加固网孔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对于冲击地压支护的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网孔的尺寸小于加固网孔的尺寸,所述加固网孔的密集程度大于锚索网孔,所述锚索锚杆包括有深度较小的表层锚杆和深度较大的深层锚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对于冲击地压支护的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片的长度大于锚索网孔的长度,所述锚索片的宽度大于锚索网孔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对于冲击地压支护的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内杆的长度等于加固锚杆的长度,所述外螺纹自空心内杆底端设置且长度小于空心内杆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对于冲击地压支护的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和驱动槽均为为十字槽且共有六组圆周均匀设置在空心内杆顶端,所述转动杆为和转动槽配合的十字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针对于冲击地压支护的巷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先加固:在巷道底角两侧外设加固沟槽,在加固沟槽与巷帮交界的侧壁进行加固锚杆的布设,进行加固组件的安装,固定后喷浆覆盖加固组件和加固片外侧面平齐,喷浆完成后通过加固锚杆进行注浆,通过加固组件对巷道底部进行预先加固;
S2,锚杆索网支护:对巷顶和巷帮进行锚索锚杆的布设,进行锚杆索网组件的安装,固定后喷浆覆盖锚杆索网组件和锚索片外侧面平齐,锚索锚杆分为表层锚杆和深层锚杆,进行初步支护;
S3,表层扩隙:通过声波发生器,利用声波进行巷道表层较浅位置的声波震动扩隙;
S4,表层注浆:在表层扩隙后,利用S中的表层锚杆进行巷道侧壁较浅位置的注浆;
S5,深层扩隙:当表层内的浆液强度提升后,再次利用声波发生器,调整参数,利用声波进行巷道深层位置的声波震动扩隙;
S6,深层注浆:在深层扩隙后,利用S中的深层锚杆进行巷道深层位置的注浆;
S7,混凝土填充:对加固沟槽进行混凝土填充,使其和巷道底端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针对于冲击地压支护的巷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加固锚杆深层注浆:在利用加固锚杆进行注浆时,利用外部十字形接头和驱动槽的配合,带动转动盘转动,使得转动杆驱动空心内杆转动,进而将空心内杆自加固锚杆内推出,在中空钻头的配合下,空心内杆钻入深处,通过漏浆槽进行深层注浆;
步骤二,加固锚杆表层注浆:当深层注浆的浆液强度提升后,利用加固锚杆上的出浆槽进行表层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平远软岩支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市平远软岩支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48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丁腈手套除异味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专治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