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材料金属同步3D打印技术的电触头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4713.6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懋;孔春才;程凯;雷博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28 | 分类号: | B22F10/28;B33Y10/00;B33Y70/00;B33Y80/00;B33Y50/02;B33Y40/20;B22F10/85;B22F10/64;H01H11/04;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材料 金属 同步 打印 技术 电触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材料金属同步3D打印技术的电触头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制备电触头的铁粉、铜粉和铬粉分别放入3D打印机粉末罐中,铁粉、铜粉以及铬粉质量比为5-20:40-70:50-65;
建立待制备的电触头的3D打印的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包括多个微结构单元,所述微结构单元模型以铁芯作为软磁相,铜作为高导电相以线状缠绕铁芯,微结构单元之间的间隙填充金属铬作为耐电弧烧蚀相;
在氩气或者氦气气氛下利用选择性激光熔化进行3D打印成型电触头;
热处理所述3D打印成型的电触头,热处理温度为900-980 ℃,烧结时间4-5h,热处理采用99.99%氩气或者氦气气氛保护,软磁相Fe、高导电相Cu和耐电弧烧蚀相Cr三相同时打印成型;
其中,
3D打印的基体操作为: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组合完成触头模型,再通过三维模型的近似处理,将模型分层切片处理后逐层打印,打印过程中,选用激光作为能量源,按照三维CAD 切片模型中规划好的路径在金属粉末床层进行逐层扫描,扫描过的金属粉末通过熔化、凝固从而达到冶金结合的效果,最终获得模型所设计的金属零件;
其中,铁粉、铜粉以及铬粉的平均粒径5-50μm;
其中,在微结构单元模型中作为高导电相的铜线双匝缠绕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触头三维模型包括1-100个微结构单元,所述微结构单元中,所述铁芯的直径为1-8mm;铜线的直径为1-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触头顶部设有等直径的铜铬触头片,底部设有纯铜导电衬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铜铬触头片厚度1-4mm,纯铜导电衬底厚度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47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锡青铜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细磁铁分类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