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路撑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3417.4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3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史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氢电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东林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00 | 分类号: | B02C18/00;B02C18/02;B02C18/04;B02C25/00 |
代理公司: | 晋中市思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22 | 代理人: | 赵科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山西示范区晋中开***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管道撑裂的装置。本发明的管路撑裂装置包括筒杆一体件、空心活塞杆、导套、撑刀、动作撑头,筒杆一体件为同轴设置的缸筒、外杆、活塞,缸筒底外部一体连接设置外杆,外杆体一体设置活塞,缸筒的筒口外周分布设置耳座,缸筒内装设空心活塞杆,缸筒内筒底设置适配空心活塞杆内孔的内杆,空心活塞杆端和耳座之间设置活动连接的撑刀,活塞装设于动作撑头内腔并适配,动作撑头设置活动的推筒推顶弹簧外撑,筒杆一体件中设置若干独立外接油路,输入油压控制驱动空心活塞杆伸缩,也可控制驱动动作撑头沿外杆伸缩,还可控制推筒推顶弹簧外撑,本发明深入管道进行撑裂作业,自动撑裂作业,并步进式渐进自退,破撑裂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路撑裂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网密布,包括给水排水管路,线路管路等等,随着城镇人口逐渐增加,旧的地下管网陈旧、走向不合理、通流量不够等等因素阻碍城市发展,因此,必然进行管网的施工改造,但大量错综复杂的管网及周边复杂得地质、地下地上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城市道路又承载的大量人流车流,对旧的管网进行开挖清除更换必然造成附近的城市运转迟滞,施工难度大,效率低,废旧管网因常年受到地形变形挤压影响,以及管体本身老化锈蚀,存在不确定性的破裂、破碎的隐患,可能会造成地面的突然沉降,造成地面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城市管网改造中,最优的办法是把旧管路直接在地下进行破碎,地表进行夯实,这样可以避免造成地面沉降,提高改造施工效率。
采矿过程中,会在矿井内敷设大量的水、电、气的管路,当矿井废弃后,部分管路遗留在内,对未来地表产生沉降塌陷的地质灾害隐患,因此,对旧管路直接在地下进行破碎,也是一个较稳妥的方案。
现有技术中,地下废旧管路无法深入实现无害化破碎,缺少此类技术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地下管路撑裂破碎的问题,发明一种管路撑裂装置。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管路撑裂装置,包括:筒杆一体件、空心活塞杆、导套、撑刀、动作撑头;筒杆一体件为同轴设置的缸筒、外杆、活塞,缸筒底外部一体连接设置外杆,外杆体一体设置活塞,缸筒的筒口外周分布设置耳座,空心活塞杆尾端设置有整体活塞,空心活塞杆杆端分布设置开口槽,槽内设置销轴,撑刀为片状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带刃的刀口,另外两个角分别设置有连接孔,撑刀片状体插装进入空心活塞杆杆端设置的开口槽,撑刀的两个连接孔分别连接开口槽内设置的销轴和缸筒的筒口设置的耳座,空心活塞杆杆端分布设置的开口槽数和缸筒的筒口分布设置的耳座数量相同且相互对位,空心活塞杆装入缸筒,导套穿过空心活塞杆杆体固定于缸筒构成封闭的有杆腔和后腔,外杆设置油道分别连通有杆腔和后腔;
动作撑头包括:左筒件和右筒件,左筒件外圆设置锥形斜面,左筒件设置同轴连通的孔二和筒腔,筒腔端口处设置内螺纹,相邻内螺纹的左筒件外圆设置环台,锥形斜面、环台、孔二三者同轴,右筒件沿轴线设置孔三,右筒件左端设置短筒并与孔三同轴,右筒件左端还设置有与短筒同轴的短轴,短轴外圆设置外螺纹,孔二设置密封,短筒的底部端面设置密封,孔三中段内 设置导液槽,孔三的导液槽两侧分别设置密封,左筒件的内螺纹与短轴的外螺纹适配连接,孔二与孔三同轴且直径相同,锥形斜面环套设置弹簧,环台外圆和短筒内孔组合构成一个开式柱塞腔,锥形斜面终端水平过渡至柱塞腔开口处,柱塞腔内装设有单向环形柱塞,单向环形柱塞设置推筒,推筒沿柱塞腔开口处伸出推顶连接弹簧,导液槽设置孔道连接柱塞腔,活塞适配装设于左筒件和右筒件连接后的容腔内,外杆体穿设适配孔二与孔三,形成左腔、右腔、导液槽;
外杆设置连接外界的孔道并分别连通有杆腔、后腔、左腔、右腔、导液槽。
筒杆一体件还包括内杆,内杆一体连接设置于缸筒内筒底,整体活塞同轴设置轴孔,空心活塞杆的杆体内设置空心孔腔并连通轴孔,内杆伸入轴孔进入空心孔腔,空心活塞杆设置有孔一连通杆体外部的有杆腔和空心孔腔,内杆设置连接外界的油道并连通有空心孔腔,空心孔腔内孔直径大于内杆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氢电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东林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氢电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东林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34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建筑独立型逃生设备
- 下一篇:船舶污底清洗水下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