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站锅炉过热器清洗过程中防止气塞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2456.2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6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兵;文慧峰;位承君;龙国军;朱涛;郑海超;张兆;代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3/00 | 分类号: | F22G3/00;F28G9/00;F22B37/10;F22B37/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锅炉 过热器 清洗 过程 防止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过热器清洗过程中防止气塞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与清洗回水管道连接的临时管道一、回水阀及常压水箱,常压水箱通过辅助泵、临时管道二及出口阀与清洗回水管道相连接,在过热器排气管道顶部接临时管道三至常压水箱并设置排气阀,常压水箱底部接入临时管道四并设置辅助蒸汽阀,常压水箱底部设置混合式加热器,常压水箱顶部设置排气口,在清洗回水阀与清洗泵之间的回水管道上设置温度测点一和压力测点一,在辅助泵与出口阀之间的临时管道二上设置温度测点二和压力测点二,在排气阀前的临时管道三上设置压力测点三;本发明解决了电站锅炉过热器化学清洗过程中因清洗液中混合气体导致过热器管屏产生气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站锅炉过热器化学清洗过程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站锅炉过热器清洗过程中防止气塞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电站锅炉过热器换热管内壁氧化皮问题,通常采用化学清洗的方法,以去除过热器换热管内壁的氧化皮,以保证电站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电站锅炉过热器换热管屏多采用“U”型和“W”型布置,在过热器化学清洗前的上水阶段及循环过程中,均有可能在部分换热管中形成气塞,发生气塞换热管内部不流通,会导致化学清洗过程中清洗液不能完全接触到需要清洗的换热管内表面,影响清洗质量,或者在清洗结束后的水冲洗阶段,因不流通造成清洗液残留在换热管中,从而引起运行后爆管等严重后果。因此,在过热器化学清洗实施过程中,防止和消除“U”型和“W”型换热管中的气塞是至关重要的。过热器化学清洗前上水阶段,通常会采用消除“U”型和“W”型换热管中气塞的专项措施,防止上水阶段换热管气塞的产生,但在化学清洗循环及升温阶段,可能会在换热管中形成新的气塞,从而影响清洗效果。形成新的气塞主要因素有:1)循环升温过程中,系统的水随温度逐渐升高,会逐渐释放出溶解的气体进入系统;2)化学清洗液与氧化皮反应过程中,会有少量反应产生的气体进入系统;3)系统循环过程中,因压力控制不当,可能会由于系统隔离不严密,导致外界空气重新进入系统;4)系统某些流速相对较低的区域(如集箱顶部)容易发生气体的逐步聚集,进而形成新的气塞;5)化学清洗为闭式循环回路,对系统中产生的气体不能有效排出。综合以上因素,在电站锅炉过热器化学清洗循环过程中会形成新的气塞,需要采取一种电站锅炉过热器清洗过程中防止气塞的系统及方法,有效防止和消除“U”型和“W”型换热管中新的气塞。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站锅炉过热器清洗过程中防止气塞的系统及使用方法,该系统设计简单、可靠且易于实现,解决了在电站锅炉过热器化学清洗循环过程中,在“U”型和“W”型换热管中形成新的气塞造成的不流通,导致清洗液不能完全接触到需要清洗的换热管内表面,影响清洗质量,甚至引起运行后过热器爆管的严重后果带来的安全和经济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站锅炉过热器清洗过程中防止气塞的系统,包括常压水箱18,常压水箱18一个入口通过临时管道一16连通清洗回水管道13,在临时管道一16上设置常压水箱回水阀17,常压水箱18另一个入口通过接临时管道三23连通过热器排气管道22顶部,临时管道三23上设置排气阀24,常压水箱18出口通过临时管道二20连通清洗回水管道13,临时管道二20上设置辅助泵19及辅助泵出口阀21,在在常压水箱18底部接入临时管道四26并在管道四26上设置辅助蒸汽阀27,常压水箱18底部设置有对临时管道四26加热的混合式加热器28,常压水箱18顶部设置排气口25,在清洗回水阀15与清洗泵1之间的清洗回水管道13上分别设置温度测点一29和压力测点一31,在辅助泵19与辅助泵出口阀21之间的临时管道二20上分别设置温度测点二30和压力测点二32,在排气阀前24的临时管道三23上设置压力测点三33;其中,清洗回水管道13、临时管道一16、常压水箱回水阀17、常压水箱18及排气口25依次组成排气回路一,过热器排气管道22、临时管道三23、排气阀24、常压水箱18及排气口25依次组成排气回路二;经排气后的清洗液依次通过辅助泵19、临时管道二20、辅助泵出口阀21进入清洗闭式循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4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