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加热膜组件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62198.8 | 申请日: | 202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9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丁媛媛;白斌;李志茂;曾飞雄;沙昭君;谭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06;H05B3/26;B05D1/32;B05D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组件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涂形成的电加热膜组件,该电加热膜组件包括:基体、第一电加热膜,该第一电加热膜通过喷涂第一材料形成在基体上的预定位置处,并且喷涂一定厚度的第一材料以使得第一电加热膜具有第一预定电阻,其中,第一电加热膜具有第一边缘部分,第一边缘部分的厚度逐渐减小。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加热膜组件的喷涂成型的方法。斜坡型的边缘部分改善电加热涂层的端部区域和搭接区域,解决容易剥离、翘曲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加热膜组件,具体地,涉及一种喷涂材料形成的防冰除冰的电加热膜组件。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电加热膜组件的喷涂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飞行期间,飞机的外表面上不希望地形成冰,其会破坏飞机表面的平稳气流、增加阻力并且可能阻碍飞机的可操作表面(如机翼板或襟翼)的操作,这会降低机翼执行预期功能的能力。此外,积聚在发动机进气口处的冰可能突然散落成大块并且被吸入发动机而造成损坏。因此,飞机、特别是商用飞机通常装有防冰除冰系统。
采用喷涂材料形成的用于防冰除冰的电加热膜技术逐步发展成熟,现有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在复合材料的基体表面上喷涂诸如合金类材料的电加热膜涂层。
现有技术中,为保障加热功率需求,电加热膜通常在需要防护的区域内部设计成蜿蜒回型的长条电路形状,示意图如图1A-图1B所示,其中,在基体20’的表面上喷涂第一电加热膜30’与第二电加热膜40’。然而,由于复合材料的基体20’与第一电加热膜30’与第二电加热膜40’的金属电加热材料在机械属性方面(例如热膨胀系数、延展率等)的差异,因此喷涂过程中容易出现材料剥离和脱落现象,尤其是喷涂材料长条的两端处或者不同材料的喷涂金属的搭接处容易出现,并且喷涂材料长条的长宽比越大(即,越细长)越容易发生这种剥离和脱落现象。
因此,仍然存在对现有电加热膜的结构作进一步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涂形成的电加热膜组件,以减少长条形加热条两端处以及不同喷涂材料搭接处出现的喷涂材料剥离和脱落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喷涂形成的电加热膜组件,该电加热膜组件包括:基体、第一电加热膜,该第一电加热膜通过喷涂第一材料形成在基体上的预定位置处,并且喷涂一定厚度的第一材料使得第一电加热膜具预定电阻,其中,第一电加热膜具有第一边缘部分,第一边缘部分的厚度逐渐减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该电加热膜组件还包括第二电加热膜,该第二电加热膜通过喷涂第二材料形成在基体上的另一预定位置处,并且使得第二电加热膜具有预定电阻,其中,第二电加热膜具有第二边缘部分,第二边缘部分与第一电加热膜的第一边缘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叠以形成搭接部分,并且其中,搭接部分形成为具有预定电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在搭接部分中,第一边缘部分的第一边缘交界面和第二边缘部分的第二边缘交界面以面接触的方式接合,其中,第一边缘交界面和第二边缘交界面相对于基体的上表面倾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第二材料与第一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第一材料和/或第二材料是用于喷涂的金属。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加热膜组件的喷涂成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体的相邻于要喷涂的表面区域的位置处粘贴第一遮蔽胶带;在基体的上方定位喷枪;以及喷枪沿着第一喷涂路径喷涂第一材料以形成具有预定电阻的第一电加热膜,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遮蔽胶带的相邻于要喷涂的表面区域的边缘布置突出的第一悬空遮蔽部,第一悬空遮蔽部的下表面与基体的上表面之间留有空隙,使得第一悬空遮蔽部能遮蔽第一喷涂路径的一部分,以使喷枪在第一悬空遮蔽部下方的空隙中喷涂形成第一电加热膜的第一边缘部分,并且使得第一边缘部分的厚度沿朝向第一遮蔽胶带的方向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