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固件用1Cr11Ni2W2MoV耐热钢锻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2104.7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涂露寒;张军;赵中清;尹凤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26;C21D6/00;C21D8/00;C21D9/00;C22C33/04;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6;B21J1/06;B21J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曾勇;罗贵飞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青白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 cr11ni2w2mov 耐热钢 锻件 制造 方法 | ||
1.紧固件用1Cr11Ni2W2MoV耐热钢锻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锻造工序,其步骤如下:
a、将钢坯加热至1100至1300℃;
b、将钢坯镦粗至高度H≥H0/2,再拔长至长度L≥L0,将拔长后钢坯回炉保温2~4小时;
c、将回炉后的钢坯出炉再镦粗至H≥H0/2,再拔长至长度L=L0,将拔长后的钢坯再次回火保温2~4小时;
d、将回炉后的钢坯出炉再拔长至锻件成品长度;
其中H0为钢坯原高度,L0为钢坯原长度;步骤b和c中锻造时开始要轻压,压下量按加热温度高低确定,且钢坯温度接近1050℃时,压下量应减少;步骤b和c中应确保开锻温度≥1050℃,终锻温度≥860℃;若终锻温度≤860℃时,步骤d中须将钢坯再次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180±10℃,保温1.5h~2h后拔长到成品规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用1Cr11Ni2W2MoV耐热钢锻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a中钢锭加热到700±10℃,保温4~6小时;再以40~60℃/h的加热速度加热到1180±10℃后保温4~7小时出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件用1Cr11Ni2W2MoV耐热钢锻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钢坯在开锻前25~35分钟,将钢坯加热温度提高至1150至125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紧固件用1Cr11Ni2W2MoV耐热钢锻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d制得的锻件成品进行退火,具体步骤如下:
e、将锻件成品按20~50℃/h的加热速率加热到500±10℃,在此温度保温1h后,随炉缓冷至200℃后出炉空冷至锻件成品温度≤150℃;
f、将空冷后的锻件成品按≤80℃/h加热至炉温为700±10℃,保温时间不低于18小时;
g、将锻件成品按≤50℃/h降温至400℃后出炉空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用1Cr11Ni2W2MoV耐热钢锻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钢坯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12~0.15、Si 0.10~0.50、Mn0.25~0.60、Cr 10.8~11.50、Ni 1.45~1.70、W 1.60~1.80、Mo 0.38~0.45、V 0.19~0.2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件用1Cr11Ni2W2MoV耐热钢锻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钢坯原材料主要包括本钢返回料和/或本钢相似的合金返回料和工业纯铁,且钢坯原料的返回料比例≤4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件用1Cr11Ni2W2MoV耐热钢锻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坯冶炼过程中,要边熔化边加入渣料,渣料配比为CaO:CaF2=1.5:1,且炉料熔化不小于90%时,向炉中加入精料Mn和Fe-V并调整熔渣,确保渣料的充分熔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件用1Cr11Ni2W2MoV耐热钢锻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炼出的钢坯应采用罩冷进行缓冷冷却,且缓冷时间不小于4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1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