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mRNA递送的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62080.5 申请日: 2021-04-02
公开(公告)号: CN112870373B 公开(公告)日: 2022-12-30
发明(设计)人: 门可;段醒妹;魏于全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7/62 分类号: A61K47/62;A61K47/60;A61K47/69;A61K31/7105;A61K48/00;A61P35/00;A61P11/00;A61P15/14;A61P1/00
代理公司: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代理人: 伍云萍
地址: 610065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mrna 递送 多肽 聚合物 复合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mRNA递送的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针对目前缺乏细胞穿膜肽与聚合物纳米粒DMP进行复合制备纳米复合物以及对其用途的相关研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多肽和聚合物纳米粒组成的mRNA递送载体,本发明用于mRNA递送的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颗粒,为细胞穿膜肽cRGD‑R9修饰DMP‑Mal纳米粒制备得到。该纳米颗粒能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mRNA,可以有效地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中,其本身具有细胞毒性低、转染率高等特征,在基于mRNA的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疗研究及临床应用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mRNA递送的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基因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癌症患者带来了许多创新的治疗方法,其中重点在于有效的将核酸药物传递到患者靶细胞中并治疗性的表达以干预或者治疗癌症。因此,需要能够有效且安全地递送核酸药物到患者体内的基因载体。基因载体通常分为:病毒和非病毒两大类,相比于大多数病毒载体而言,非病毒载体基因递送具有更强的装载能力、较低的免疫原性以及较小的副作用等优点。在基因治疗中,良好的基因载体应具备靶向性、有效性、安全性和易于制备等优点,从而使核酸药物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我们致力于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非病毒基因载体递送mRNA,使其稳定的在体内表达,挥发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以期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

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onomethoxyl poly(ethylene glycol)-b-poly(ε-caprolactone),简称mPEG-PCL,是一种两嵌段共聚物,一端是亲水链段甲氧基聚乙二醇,一端是亲油链段聚ε-己内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mPEG和PCL均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可用于体内的聚合物,在药物、基因导入系统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DOTAP是一种两亲性的阳离子磷脂,作为阳电荷的供体,同样也被广泛应用于基因递送载体的制备。二者可共同通过自组装,在水溶液中形成阳离子纳米粒DMP,成为核酸递送的潜在载体。但是,由于mRNA分子的特殊性质,DMP纳米载体对mRNA分子的递送能力有限,需要进一步提升其递送能力从而服务于基于mRNA的基因治疗研究和药物开发。

细胞穿膜肽(CPPs)是一类能够穿过细胞膜或组织屏障的短肽。CPPs可通过内吞和直接穿透等机制,运载所携带的蛋白质、核酸及纳米颗粒等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内发挥其效应功能,因此成为提高药物递送效率的重要技术工具,并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CPPs可通过与纳米载体之间的共价偶联,实现对纳米粒对细胞递送能力的提升。

目前,还没有将细胞穿膜肽与聚合物纳米粒DMP进行复合制备纳米复合物的报道,更没有对得到的纳米复合物是否具有递送mRNA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开发一种由多肽和聚合物纳米粒组成的mRNA递送载体,以实现mRNA分子在体内的高效传输。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mRNA递送的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颗粒。所述的用于mRNA递送的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颗粒,为细胞穿膜肽cRGD-R9修饰DMP-Mal纳米粒制备得到。

其中,上述用于mRNA递送的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颗粒中,所述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50nm,平均电位为+20mv。

其中,上述用于mRNA递送的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颗粒中,所述的细胞穿膜肽cRGD-R9与DMP-Mal纳米粒的质量比为:1~5:20~60。

其中,上述用于mRNA递送的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颗粒中,所述的DMP-Mal纳米粒由阳离子磷脂DOTAP、mPEG-PCL聚合物和Mal-PEG-PCl聚合物共同制备得到,所述的DOTAP、mPEG-PCL聚合物与Mal-PEG-PCL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45: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