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量块和弹簧的冲击波冲量无源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2016.7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亮;李钰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L5/14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任合明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量块 弹簧 冲击波 冲量 无源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量块和弹簧的冲击波冲量无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动量块和弹簧的冲击波冲量无源测量装置由动量块(1)、封装壳体(2)、撞击板(3)、压缩弹簧(4)、留痕刻针(5)、后挡板(6)、底封座(7)组成;定义封装壳体(2)靠近爆炸点(8)的一端为左端,远离爆炸点(8)的一端为右端;动量块(1)、撞击板(3)、压缩弹簧(4)、后挡板(6)从左至右同轴装配于封装壳体(2)内;封装壳体(2)左端安装限位环(21);撞击板(3)位于封装壳体(2)内中部,为可活动状态;压缩弹簧(4)左端固定在撞击板(3)上,右端固定在后挡板(6)上,后挡板(6)固定在封装壳体(2)的内部偏右端;留痕刻针(5)底部固定在撞击板(3)侧壁上,通过封装壳体(2)侧面的U形槽(22)伸出封装壳体(2),并可在U形槽(22)上水平滑动;底封座(7)左端与封装壳体(2)右端紧密连接,与封装壳体(2)为同轴装配;
封装壳体(2)为圆筒形,内直径为d2,壁厚为t2,外直径D2=d2+2t2,长度为L2;封装壳体(2)的密度为ρ2,屈服强度为σ2,与动量块(1)的相对摩擦系数为f12,材料的强度要求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无明显变形即可;限位环(21)用于对初始时刻动量块(1)的位置进行限制;限位环(21)为圆环,外径等于封装壳体(2)的外直径,内直径为d21,厚度为l21;封装壳体(2)侧壁面开设U形槽(22),用于装配留痕刻针(5),U形槽(22)的左端距封装壳体(2)左端面的距离为w1,U形槽长度为l22,U形槽22宽度为t22;在封装壳体(2)侧壁面预刻记录带(23),记录带(23)为矩形,长度l23=l22,宽度为t23;记录带(23)左端与U形槽(22)左端齐平,几何中心与U形槽(22)几何中心的距离为t24;记录带(23)用于记录留痕刻针(5)划过的痕迹;
动量块(1)为圆柱形,直径为D1;动量块(1)密度为ρ1,屈服强度为σ1;动量块(1)受冲击波加载后向右运动,与撞击板(3)发生碰撞,撞击板(3)推动压缩弹簧(4)压缩,留痕刻针(5)在记录带(23)上产生痕迹;
撞击板(3)为圆板,边缘光滑,外径为d3,厚度为t3,撞击板(3)右侧面与U形槽(22)左端齐平;撞击板(3)沿中心轴对称开设第一圆周阵列气孔(31),第一圆周阵列气孔(31)均匀分布,第一圆周阵列气孔(31)数量为N3,撞击板(3)的材料要求与动量块(1)发生撞击后无塑性变形;
压缩弹簧(4)材料剪切弹性模量为G4,弹簧丝截面为圆形,采用等节距弹簧,中心直径为d4,线径为d41,初始未压缩状态弹簧总长度为l4,有效圈数为N4;
留痕刻针(5)由底座(51)及刻针(52)组合而成,使用轻质材料,底座(51)为圆柱状,固定在撞击板(3)侧壁;底座(51)直径为d5,高度为h5;刻针(52)为圆弧状,刻针(52)上部固定于底座(51)上端,尾部为针状,弧半径为R5,截面直径为d51,尾针长度为h51,保证刻针能在记录带(23)的记录贴纸上留下痕迹;
后挡板(6)为圆盘形,直径为d6,厚度为t6,与底封座(7)左端面的距离为w2,材料屈服强度为σ6,密度为ρ6;后挡板(6)上沿中心轴对称挖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圆周阵列气孔(61),数量为N6,第二圆周阵列气孔(61)保证封装壳体(2)内气体的顺利排出;后挡板(6)左端面与压缩弹簧(4)固定连接,后挡板(6)的侧壁固定在封装壳体(2)内壁,在压缩弹簧(4)压缩时不发生位移;
底封座(7)由底封板(71)与支撑底座(73)组成,其中底封板(71)为圆板,外径d71=D2,厚度为t71,材料与封装壳体(2)相同;底封板(71)上挖有第三圆周阵列气孔(72),第三圆周阵列气孔(72)的直径与后挡板(6)的第二圆周阵列气孔(61)的直径相等,数量等于后挡板(6)的第二圆周阵列气孔(61)的数量N6;将后挡板(6)的第二圆周阵列气孔(61)与底封板(71)的第三圆周阵列气孔(72)错开安装;支撑底座(73)左端与底封板(71)右端紧密相连,同轴装配;支撑底座(73)为圆筒,外直径为d73,内直径为d731,长度为t73;以支撑底座(73)右端面为基准,在支撑底座(73)圆筒内侧壁加工内螺纹用来与支架上外螺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0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电子器件组装件和用于其的覆盖元件
- 下一篇:淋浴器和扬声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