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不同盐度水体中常见膦酸酯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529.6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剑;舒惠琳;刘宝敏;陈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不同 盐度 水体 常见 膦酸酯 检测 方法 | ||
一种适用于不同盐度水体中常见膦酸酯的检测方法,涉及水体中膦酸酯的检测方法。提供具有操作简单、对仪器要求较低且能够同时测定四种膦酸酯的一种适用于不同盐度水体中常见膦酸酯的检测方法。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分离并测定水体中常见膦酸酯—草甘膦、草铵膦、氨甲基膦酸2‑氨乙基膦酸浓度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利用芴甲氧羰酰氯作为衍生剂与膦酸酯发生反应,反应产物经过滤后进入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和测定。具有操作简单、对仪器要求较低、样品测定时间短、可同时测定四种膦酸酯等优点,能够适用于不同盐度水体中膦酸酯的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中膦酸酯的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盐度水体中常见膦酸酯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磷是海洋中磷的重要形态之一,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膦酸酯作为一种耐光解、耐高温的化学性质稳定的C-P键有机磷,其各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欠缺。近年来,以草甘膦、草铵膦为代表的C-P键有机磷农药在全球各地被广泛使用,草铵膦、草甘膦以及草甘膦的主要降解产物氨甲基膦酸在环境中不断累积,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另一方面,以2-氨乙基膦酸为代表的生物源膦酸酯,广泛存在于低等生物中。在磷限制条件下的水环境中,2-氨乙基膦酸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潜在磷源。为了了解上述膦酸酯在水环境中的含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海洋磷循环等,建立膦酸酯的测定方法十分必要。
膦酸酯由于缺乏发色基团,不能直接通过高效液色谱进行检测。目前,这四种膦酸酯的测定主要通过与衍生剂反应生成带有荧光性质的衍生产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检测。但是液相色谱-质谱价格昂贵,操作也较复杂,不适宜推广使用。此外,目前多数已有的膦酸酯测定方法仅针对淡水样品中膦酸酯的测定,对于近海、河口等地区的样品由于存在不同含量的盐分,会对测定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旨在建立一种水体中常见膦酸酯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对仪器要求较低、不受样品基底盐度的影响、能够同时测定多种膦酸酯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操作简单、对仪器要求较低且能够同时测定四种膦酸酯的一种适用于不同盐度水体中常见膦酸酯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不同盐度水体中常见膦酸酯的检测方法,利用芴甲氧羰酰氯与样品中的膦酸酯发生衍生反应,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膦酸酯衍生产物进行分析测定,具体步骤如下:
1)取1~600μL待测水样,用盐度计对其盐度进行测定;
2)取步骤1)的待测水样,依次加入1~599μL超纯水,50~150μL的硼酸盐缓冲溶液,100~300μL甲醇和50~150μL芴甲氧羰酰氯溶液,用涡旋振荡器快速、充分地混匀;
3)吸取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经0.22μm的针式过滤器过滤至进样小瓶中,衍生反应30~120min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进行测定,得到样品中膦酸酯色谱峰的峰面积;
4)选取与待测样品盐度相同的空白基质水样2~20份,依次加入不同体积同一浓度的膦酸酯标准溶液,用空白基质水样定容至500μL,得到不同浓度的膦酸酯标准溶液;
5)将步骤4)得到的膦酸酯标准溶液依次按照步骤2)、3)处理,得到不同浓度膦酸酯标准溶液中膦酸酯色谱峰的峰面积,根据膦酸酯浓度和对应的峰面积建立膦酸酯标准工作曲线;
6)将步骤3)得到的样品中膦酸酯色谱峰的峰面积带入步骤5)得到的膦酸酯工作曲线,计算得到样品中膦酸酯的浓度。
在步骤2)中,硼酸盐缓冲溶液浓度为0.10~0.30mol/L,芴甲氧羰酰氯溶液的浓度为5.0~7.0mmol/L。
在步骤3)中,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分析时流动相中有机相为乙腈、无机相为乙酸铵(pH=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