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配网错峰平谷自适应自平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0496.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雷庆生;方华亮;郭齐涛;张继宏;王亚捷;邢伟;鄢晶;张籍;王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章辉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技术 配网错峰 平谷 自适应 平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配网错峰平谷自适应自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配网错峰平谷区块链平台;
配网错峰平谷区块链平台的节点包括用户节点、管理节点与维护节点;
所述用户节点是指参与调控的各类用户,包括居民用户与商业用户;
所述管理节点是指电网侧,用于制定激励措施及管理智能合约;
所述维护节点用于辅助错峰平谷中的各类事务,包括各类数据记录、整理与归档;
S2、制定用户参与错峰平谷的任务智能合约,并将任务智能合约存储在配网错峰平谷区块链平台中;
所述任务智能合约包括用户积分计算智能合约、用户收益计算智能合约、用户响应度计算智能合约与错峰平谷可追溯评价智能合约;
S3、利用智能电表获取配网容量,并计算配网容量与负荷曲线;利用智能电表获取用户实时用电负荷,所得数据在配网错峰平谷区块链平台中进行处理与存储;
S4、电网监测配网容量与负荷曲线,峰负荷出现时,发布任务智能合约,引导用户参与错峰平谷调控;
S5、以错峰平谷效果最大化为目标,对区块链技术下的配网错峰平谷自适应自平衡方法进行数据可追溯性评价;
对于调控峰谷差效果,设目标峰谷差值最小,即:
min(max{q*(t)}-q*(t))×d
其中,q*(t)为t时段的电网负荷标幺值,d为评价系数;
约束条件为:
(1)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前后用户的电费成本为:
其中,I0和I1分别为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前后用户的电费成本,Qi0和Qi分别为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前后用户用电量,Pi0和Pi分别为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前后的电价;
在峰谷分时电价的激励下,用户将高峰负荷转移到低谷时段来降低电费的成本,需要满足:
I1≤I0
(2)确定峰谷电价时,峰谷电价比值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否则将会出现峰谷倒置或响应不足情况,无法实现错峰平谷的目标,即:
其中,Pi,p为峰时段电价,Pi,v为谷时段电价,k1=2,k2=5;
(3)负荷调控量平衡约束:
其中,Ss,m为第m个用户参与调控的负荷量,Sr,j为第j个区域的负荷调控量;
(4)负荷调控量约束:
Ss,m≤Ss,m,max
其中,Ss,m,max为用户可参与调控的负荷总量;
(5)平谷调控价格约束:
Ps,t≤Pp,t
其中,Ps,t为t时刻平谷时的用户电价,Pp,t为t时刻平谷时的实时电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配网错峰平谷自适应自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管理节点从电网中获取负荷数据,依据区域内电网负荷数据,分析判断应启动错峰平谷响应等级,调用任务智能合约,向用户节点发起错峰平谷任务发布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配网错峰平谷自适应自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用户依据管理节点发布任务完成整个错峰平谷周期后,用户节点向管理节点提交用户参与错峰平谷起始时间与终止时间、用户时段负荷量、用户时段用电量,管理节点接收用户数据后执行任务智能合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04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铁方法及应用其的除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强兔子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