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波器、谐振器与通信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59467.5 | 申请日: | 202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谢懿非;黄友胜;丁海;林显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P7/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器 谐振器 通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波器、谐振器与通信装置,通过优化金属谐振杆的高度尺寸h1以及凸台的高度尺寸h2来减小滤波器的温漂的过程中,由于调节螺杆上下调整位置过程中不会受到谐振器与凸台的限制,即金属谐振杆在减小高度尺寸h1的过程中是无需如传统产品中考虑金属谐振杆与凸台顶面之间的间距,金属谐振杆的高度尺寸h1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可以调整的范围较大,凸台的高度尺寸h2同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可以调整的范围较大,使得能控制产品温漂为预设范围内;进而为了减小滤波器的温漂,无需必须采用成本较高的铜材来实现,而是选用成本较低的铁材也可以实现控制滤波器的温漂为预设范围,这样便能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波器、谐振器与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的高速发展进入到5G时代,低频700MHz的运用,在100MHz-960MHz内,存在多个商用频段,就要求每个频段间要有相当抑制,这就对滤波器的抑制提出要求,特别是高低温状态下,要求抑制不能出现恶化。
请参阅图1,图1示意出了传统的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传统的滤波器包括金属谐振腔110、设置在金属谐振腔110底壁上的凸台120、通过螺钉130固定装设于凸台120上的金属谐振器140、盖设于所述金属谐振腔110的口部的盖板150以及高度位置可调地装设于盖板150上的调节螺杆160。转动调节螺杆160控制调节螺杆160伸入到金属谐振腔110内的深度,可以相应调节滤波器的谐振频率。滤波器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滤波器的温漂进行仿真,做匹配设计。金属谐振器140的高度为H1(即金属谐振器140的底端面与金属谐振器140的顶端面之间的间距),凸台120的高度为H2(即凸台120的顶面到金属谐振腔110的底壁面之间的间距),调节螺杆160的端面与螺钉130之间的距离为H3。通过仿真试验可知,当H1越小时,H2越大,滤波器产品的温漂相应较小。
请参阅图2,图2示意出了传统的滤波器在尺寸H1与尺寸H2优化后(尺寸H1调到最小,尺寸H2调到最大)产品频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图2中可以观察到,在常温25°到85°时产品温漂可改善到0.2MHz左右。然而此时由于调节螺杆160的端面与螺钉130之间的距离H3较小,这样将会导致滤波器产品不具备可生产性,同时调节螺杆160的频率调节范围也会受到限制。此外,也有将谐振器的材质更换为铜材,虽然一定程度地减小了温漂,但是铜材将会增大产品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滤波器、谐振器与通信装置,它能够保证产品较低成本的同时能控制产品温漂。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金属谐振腔,所述金属谐振腔设有底壁面及与所述底壁面相对的开口,所述底壁面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部,所述凹部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螺纹;盖体与调节螺杆,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调节螺杆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调节螺杆伸入到所述金属谐振腔的内部;与谐振器,所述谐振器包括金属谐振杆,所述金属谐振杆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金属谐振杆的其中一端面延伸到所述金属谐振杆的另一端面,所述金属谐振杆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适应的第二螺纹,所述金属谐振杆装设于所述凹部中,所述调节螺杆在所述盖体上调整位置的过程中能伸入到所述通孔以及所述凹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94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冗余板
- 下一篇:一种智慧园林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