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物证保存用新型U盘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9373.8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3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逸卿;胡光永;蒋林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F21/79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赵艳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物证 保存 新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物证保存用新型U盘,包括防护壳体、防护盖体和U盘主体,U盘主体通过锁止机构活动连接于防护壳体内部;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机构和第二锁止机构,第一锁止机构包括一蜗杆、一转轴、一蜗轮、两滑块、两锁止板和一安装座,第二锁止机构包括电磁铁、复位弹簧、限位磁铁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电池、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和控制器,且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电磁铁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属于U盘领域,本发明利用第二锁止机构的通电状态来控制第一锁止机构将U盘主体锁在防护壳体内,解锁时,两者缺一不可,这样避免丢失时,被陌生人捡到打开来窃取U盘主体内储存的信息,可以提高U盘主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物证保存用新型U盘。
背景技术
U盘全称USB闪存盘,它是一种使用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即插即用,U盘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由USB插头、主控芯片、稳压IC(LDO)、晶振、闪存芯片(FLASH)、PCB板、贴片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LED)等组成,其中,主要起储存作用的是闪存芯片(FLASH),U盘的外部结构主要是U盘主体和U盘盖,U盘盖的主要作用是盖住USB插头,防止灰尘等落入USB插头中。
U盘由于较高的性价比和极强的抗震性以及小巧便于携带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之一,但是,普通的U盘其安全性和保密性能均比较差,他人得到U盘后可随意查看或修改U盘中的文件信息,造成重要信息泄露或者丢失。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物证保存用新型U盘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物证保存用新型U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物证保存用新型U盘,包括防护壳体、防护盖体和U盘主体,所述防护壳体的端口与防护盖体可拆卸连接,还包括锁止机构,且锁止机构设于防护壳体内部,所述U盘主体通过锁止机构活动连接于防护壳体内,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未解锁状态时,所述U盘主体与防护壳体固定连接,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U盘主体可沿防护壳体的轴向移动至防护壳体端口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机构和第二锁止机构,且第一锁止机构包括一蜗杆、一转轴、一蜗轮、两滑块、两锁止板和一安装座,所述防护壳体内壁开设有关于其中心轴线对称的两固定凹槽,所述防护壳体远离其端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固定凹槽内,所述蜗轮套装在转轴的中央位置处,且转轴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并分别套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滑块,两所述锁止板分别位于两固定凹槽内并可沿防护壳体的径向移动,且两锁止板通过连杆分别对应连接于两滑块上,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防护壳体内并与转轴垂直且与蜗轮配合,两所述锁止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并面向安装座的一侧沿锁止滚珠的长度方向皆均匀布置有一排锁止滚珠,且安装座的外侧壁环设有与锁止滚珠相适配的锁止卡槽,所述蜗杆靠近防护壳体的端口处通过第二锁止机构与安装座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为圆筒状结构,且安装座的端口处通过固定板固定有U盘主体,所述U盘主体通过安装座可沿蜗杆的轴向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止机构设于安装座上,且第二锁止机构包括电磁铁、复位弹簧、限位磁铁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安装座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与蜗杆相适配的通孔,且通孔的内壁等间距环设有锁止凹槽,所述锁止凹槽的底部均固定有电磁铁,且电磁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有与锁止凹槽沿安装座径向上滑动连接的限位磁铁块,所述蜗杆上环设有与限位磁铁块相适配的限位滑槽,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池、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和控制器,且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电磁铁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电磁铁断电时,复位弹簧完全位于限位磁铁块内,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具有磁性并与限位磁铁块的磁性相同,限位磁铁块在排斥力的作用下伸入到与其对应的限位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9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