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外墙整体修复采用干挂外墙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8750.6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鞠树森;齐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筑福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F13/22;E04B1/76;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外墙 整体 修复 采用 板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外墙整体修复采用干挂外墙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针对既有建筑外墙空鼓、脱落等严重缺陷进行整体修复的固定方式,包括外墙板、挂件、龙骨、龙骨固定件。其特征在于:针对既有建筑外墙严重受损的整面墙体,将整面墙体的装饰板等进行全部铲除、清理后,在基层墙体适当位置安装龙骨固定件,通过塑料胀栓将龙骨固定件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并将龙骨与龙骨固定件进行焊接;所述的挂件与龙骨采用ST4.8×45自攻螺钉进行固定;所述的干挂外墙板是将外墙板外挂在挂件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外墙整体修复采用干挂外墙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公共建筑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建筑外墙材料受到板材质量、施工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既有建筑外墙板材的脱落、空鼓的安全隐患,使建筑外墙材料的使用寿命不能满足要求。目前,发明了一种建筑外墙整体修复采用干挂外墙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来解决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建筑外墙诸多缺陷,同时,该技术也适用于新建建筑的外墙干挂外墙板的结构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外墙整体修复采用干挂外墙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针对既有建筑外墙空鼓、脱落等严重缺陷进行整体修复的固定方式,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外墙整体修复采用干挂外墙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外墙板、挂件、龙骨、龙骨固定件。其特征在于:针对既有建筑外墙严重受损的整面墙体,将整面墙体的装饰板等进行全部铲除、清理后,在基层墙体适当位置安装龙骨固定件,通过塑料胀栓将龙骨固定件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并将龙骨与龙骨固定件进行焊接;所述的挂件与龙骨采用ST4.8×45自攻螺钉进行固定;所述的干挂外墙板是将外墙板外挂在挂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墙板四周全部开槽,外墙板的底部凹槽与挂件采用装配式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墙板的规格3000×400,板厚为16mm或22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墙板之间的缝隙采用自粘阻燃密封胶条进行密封,自粘阻燃密封胶条截面尺寸为5mm×2.5mm,自粘阻燃密封胶条延外墙板通长粘贴。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件与龙骨固定的ST4.8×45自攻螺钉固定数量不应少于4个,锚固强度不小于2kPa。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骨和龙骨固定件采用E50系列焊条焊接而成,龙骨固定件在龙骨的两侧交错布置,龙骨之间最大间距应不应大于50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骨固定件为镀锌角钢,截面尺寸为56mm×36mm×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骨为镀锌方管,截面尺寸为50mm×40mm×3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件材质为Q235-A,表面热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为80μm。
进一步地,所述龙骨固定件上的塑料胀栓进入基层墙体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30mm,进入实心砌体基层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50mm。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胀栓为M10×125,并自带螺钉。
上述建筑外墙整体修复采用干挂外墙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预先制作完成挂件、龙骨、龙骨固定件,准备好塑料胀栓和自攻螺钉:
步骤二:对既有建筑外墙装饰板进行全部铲除、清理后,并对墙面进行找平;
步骤三:弹线分格出备料单,根据实际弹线情况,出具相应的外墙板、挂件、龙骨、龙骨固定件、塑料胀栓、自攻螺钉等的数量;
步骤四:在规定位置钻孔,安装塑料胀栓,固定龙骨固定件,同时将龙骨与龙骨固定件进行焊接;
步骤五:将挂件与龙骨用自攻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筑福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筑福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8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